美国基础教育真的很烂吗?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分享的第173篇文章,作者是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的南桥先生,我们已经获得了他的授权。
德克萨斯州某市一小学的墙上、门上,处处都写着斯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七个好习惯”的标语,这个小学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试图让学生接触被中国经理人慢慢熟悉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优先”、“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等。连学校里的道路,都分别以这七个好习惯命名。开学第一天,孩子带回来的作业,就是告知家长学习这七个好习惯是学生的任务之一。
送完孩子回到家,翻看微博,看到网上有一则关于中国减负的评论。评论者是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她(他)痛心疾首地表示,基础教育的扎实正是中国的长项,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长处,去效仿美国?文中对美国人数学水平之差竭尽嘲笑之能事。
这个心态,我过去也曾有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不能这么志满意得地判断一个教育体系的好歹。我也感到,不能到了其他国家之后,见了些世面,便感觉真理在握,可居高临下地对国内的探索和改革品头品足,似乎他们都需要我们这些出来过的人指点迷津。殊不知特定的改变,不过是身处其中的人试图回应特定的需求。比如中国现在儿童负担确实过重,你怎能用两三点钟放学的美国学生被老师“加负”的做法去比呢?脱离了这种背景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教育这个问题真的很复杂,谦卑非常重要。一些号称被掌握的规律和走向,只是短期的,更多是钟摆之间的来回摆动。我的一个教授曾说过:“如果你活得够久的话,你会发现只有轮回,没有规律。”大家不过是在避免走向极端的过程中来回摇摆,寻求最佳平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经常会出现。
就好比《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所描述的中国人的恬淡闲适,在如今浮躁的中国很难看到,倒更像是在描述很多小镇上的美国人。在特定的时期,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弊病,便有意无意朝着别一个方向去走,上山的上山,下山的下山,说不定我们会在某处相逢。美国如今增加标准化测试、增加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ndards)这些做法,和中国增加素质教育给应试教育减负的做法貌似背道而驰,其实其共同之处,是大家都在寻求适当平衡。
在这样的寻找当中,我们会发现,我们一时间所使用的评价标准非常不同。比如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美国人不会算算术这个弱点,不仅外国人嘲笑,美国人自己也自嘲。可是大家忽略的是,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当众演讲,以至于成年之后,很多美国人上了台就口若悬河。他们从小用“高效能人员的七个好习惯”之类的品格或者习惯教育来培养孩子,而同样的话题,中国三四十岁的经理们在企业管理培训的课堂上,试图用一两天的时间来学。到底谁会真正把这些好习惯根深蒂固地刻进脑子里?答案不言而喻。我们在哪方面花时间花心思,就必然在哪方面出色。问题恰恰在这里,到底应该怎样评估我们的课程设计,分辨出什么是孩子真正所需?
如果这么思考的话,我发现一些狭隘的衡量是靠不住的。大家的长处根本都不一样。例如,美国人的阅读教学极其发达。我们两个孩子,都是在幼儿园期间,突然一下出现了“大跃进”般的进步,从刚认识几个字母,到突然会捧着书自己读了。这个飞跃是如何实现的?除了英文作为字母文字自身的优势之外,和教学心理学的应用也有关系。比如在幼儿园和一年级阶段,我孩子带回来的“作业”,上面老师只让孩子写,不去修改错误的拼写。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小孩子这时候更需要鼓励。在拼写这些方面容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创意和潜能。如果每写错一个字都被修理一顿,孩子的学习心理将会受到多大的打击?带着畏惧心理去识字读书,效果也大打折扣。很多孩子的厌学心理,是被老师训出来被家长骂出来的。
当我们说起美国基础教育如何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比较的方法本身是否存在问题?两种教育体系,衡量的东西完全都不一样。我们在讨论“基础”或曰“基本功”的时候,我们是拿自己们的长处,比如背算术口诀表的能力,去作狭隘的衡量。我们并没有对全部培养的知识、能力、态度,分门别类,逐一对照衡量,从而作出更为合理的分辨。用美国人的话来说,不能拿桔子和苹果比。
如果分项比拼的话,我发现美国人的基础教育过硬的地方真是很多。如上所述,在阅读的起点教学上,美国中小学生远超过了中国中小学生。不仅阅读上手美国更快一些,在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上,中国小学生也严重营养不良——过于依靠教材教辅材料。在我们为要不要继续学鲁迅篇章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的小学生正抱着一部部的厚书(包括各种名著)在啃。学校严格要求每天晚上花20分钟读闲书,暑假期间,家长提着袋子从公共图书馆借大量图书回家给孩子看。中国小学教材内容很幼稚,小猫钓鱼之类内容不少,好像孩子心智上无法长大,以至于到了八九岁,还只能吃智力上的婴儿米粉。中国学生在应试的压力下,阅读被学校被商家被家长围剿,读书甚少,见识狭隘,让人担忧。
我经常听人(包括美国人自己)嘲笑美国人地理历史常识差。2008年,俄罗斯攻打格鲁吉亚(Georgia)的时候,美国佐治亚州(也叫Georgia)的人说:“是从佛罗里达打过来的么?”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些说法以自嘲的居多。不信你让两国孩子评价一下国际国内大事试试看?
当然,美国学生知识上(更准确地说,是“知道”)的欠缺或许实有其事。但是这里的关键,还是教学思维大相迳庭。美国学校重视“高端思维能力”,轻视死记硬背的知识。同样学历史,美国学校会让学生去角色扮演,模拟猪湾事件中古巴和美国关键人物和部门的选择,由此顺道学到国会和总统的关系、决策的过程等。他们会让学生去“重演”当年白人在印第安人地界上跑马圈地的历史。这样的学习可能在知识点上强调得不多,但是很能锻炼孩子研究、演示等方面的能力,和不盲从权威说法的好习惯。这一切也都应该是未来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功”,千万不可轻视。而这样的作业丝毫不容易。小孩从小要学会独立做研究,或者去主动调用身边各种资源,过去常说美国中小学有多简单的说法,一点根据都没有,只不过大家各有各的难处。
回到“减负”这个话题上说,我担心我们对于“减负”的讨论,只是在原有学习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大家讨论在量上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让孩子学什么,而不仅仅是学多还是学少。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强调的是“高端思维能力”,如问题的解决和决策、创新、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估等,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增负”,给学生多一些挑战。这些方面,一样是未来需要的“基础”。一二十年后,当孩子们都走上职场、组建家庭之后,恐怕跑马圈地运动发生于哪一年,雇主不在乎,配偶也不在乎。而能否双赢沟通,能否分清优先顺序,能否站在他人角度去沟通,这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