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 少年商学院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识课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学院”关注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跟“天才”有关的话题总是惹人关注。前几天我们和大家推荐过一部经典教育类电影,《两代天才少女命运却截然不同,特长培养和快乐童年如何兼顾》。昨天,一部与“天才”有关的另类影片——泰国电影《天才枪手》(Bad Genius)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豆瓣评分高达8.5。学院君迫不及待一睹为快,果然没有失望,难怪不少人认为其票房可能要追击《摔跤吧爸爸》并且前不久在港台皆成为了票房冠军。

这是一部乍看起来“三观不太正”的电影,由2014年轰动一时的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片中,出生平凡的天才少女Lynn进入贵族学校,结识了一批富二代同学,因缘际会,开始帮同学作弊来赚钱,但这种“拿钱换分”的交易,被另一名天才学霸Bank发现。经过多场险象环生的“作弊战争”后,Lynn说服Bank一起接下最后一单在国际考场上为富家子弟作弊的天价委托……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镜头下,每场考试都像战场,不少看过的朋友都感慨,没想到高中生作弊,也能拍得高潮迭起,甚至有悬疑谍战大片的感觉。片中各式作弊方法频出,难怪电影分级规定15岁以下孩子观看需要家长陪同。

但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关于“惊天作弊案”本身。它值得一看,不仅是看亚洲国家(当然包括且最主要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教育制度下孩子们的无奈,更看一群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沦为跨国作弊犯背后,一个又一个家庭教育样本与启示录。

平视一群孩子的无奈

用弹钢琴的指法、条形码的粗细,代替选择题四个选项,跨越时区抢先参加同一场考试并把答案背出考场,有组织有纪律地管理作弊团伙……片子越到后面,越难让人相信,这一切,竟是一群高中都还没毕业的孩子的“杰作”。

但即使他们作弊、撒谎,我也无法责怪他们,因为比起他们的“任性”,我更看到他们在同一个环境下的身不由己。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比如天才少女Lynn,她第一次帮好朋友作弊,并不是出于友情,更不是为了金钱,而是看到数学老师直接把自己开的辅导班的题目作为考试题目,让那些没有报他辅导班的学生考低分,受点教训,下次乖乖来报辅导班。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她转学到贵族学校,是爸爸的意思。原来,这所学校每年都会提供出国留学的高额奖学金,而出国留学正是Lynn梦寐以求的。可转校后学费出不起,怎么办?当爸爸苦哈哈地向校长推荐Lynn时,Lynn却说自己“还要再考虑一下”,然后在校长面前算了一笔帐——车费要增加多少、伙食费要增加多少……成功让校长答应:你的学费全免!伙食费学校也帮你包了!

可真相却是,瞒着她,校长向爸爸收取了20万泰铢的赞助费——这是该校每个学生都必须交的,并且“越笨交得越多”,譬如另一位交了60万的同学。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学校的如意算盘打得响亮。所以,当校长第一次知道Lynn帮同学作弊而大声斥责她“你让我非常失望,来学校不是为了赚钱”时,Lynn的第一反应是冷笑,随后也质问校长,“学校不也是在赚钱吗?”“你说赞助费是校园日常运营的费用,钱都到哪里去了?”

后来,她不断帮助同学作弊,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她所感受到的不公。她拉Bank一起参加作弊时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挥之不去:“We both are losers, even we didn’t cheat, but life cheats us. (我们都是人生输家,就算你不作弊,生活不照样欺骗你吗?)”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模范生的堕落

孩子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除了唯分数论、唯金钱论的大环境,我更看到一个个孩子背后一个个小家庭。

本片又有译名为《模犯生》,其实,本片最具有模范生气质的,不是女主角Lynn,而是和她同为天才,生活比她还要困苦的Bank。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Bank的妈妈一人辛苦地维持着一家洗衣店,洗衣机经常坏,从早到晚都要弯着腰用手洗衣服,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经常是晚上没有时间复习,临考试前还在看资料。

他是本片道德感最强的人,当他发现同学在抄Lynn的答案时,他好意提醒了Lynn,之后又和监考老师说,最后直接向校长报告。当Lynn邀请他一起跨国作弊时,他也是挣扎得最久的那个人……

但他坚持原则的结果,却是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远。想帮Lynn伸张正义,却害Lynn被取消奖学金资格;好不容易盼来奖学金申请考试,前一天却被人痛打一顿;他用心配合团队的计划,却发现是遭人陷害和利用……

他天资聪颖,努力上进,诚信善良,最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当他在跨国作弊中坐地起价,当他随后“享受”结果,并威胁Lynn一起开创“作弊事业”否则就举报所有人,“一毁俱毁”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模范生的坠落,但又打心底里理解他。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同去看电影的小伙伴说,Bank虽然聪明,但没有选择的能力——他的所有选择都是被局势所迫,我却想说,他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和Lynn一样渴望着那份去新加坡名校本硕博连读的全额奖学金,高智商的他,凭借勤奋和努力走到今天,但他始终是在孤军奋战。

他的父亲,是悬挂在神位上的一张遗像,他的母亲,放学回家见面第一句话是“洗衣机又坏了,又得用手洗了”,孩子第二天有奖学金申请考试也不知道,让儿子大晚上去给客户送衣服,影片里她的母亲只有侧面,没有正面,但给人印象深刻……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Bank又如何知道,当自己迷茫时该何去何从,当自己犯错时该如何“止损”?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富二代的迷失

孩子没有选择的勇气

如果说Bank的难题是,家庭太困难,父母双双缺位,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他们的富二代同学、Lynn的第一个“客户”——Pat的难题则是,家里只管给钱,父母只顾提需求,从没有给他选择的勇气与信心。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Pat生活得很滋润,在酒店里和女朋友游泳喝香槟,衣着考究,和父母见面也是在高级餐厅,但他和父母说话时,却总得陪着一副笑脸。对他的教育,有限的笔墨就一句话,“如果我这次不挂科,我爸就给我买新车。”

出国留学也是其父母的“旨意”,而且,父母还想让Pat的女友Grace也一起去(误以为是Grace的辅导让儿子的成绩变好),当他们向Grace发出这个邀请时,直接把Pat支开了,说话的口吻依然是一个字——钱,“学费我们包了,生活费有困难,也可以和我们说。”

金钱至上、缺乏尊重,这两点直接遗传给了Pat——雇人作弊、陷害同学……但就像前面所写,这是一群让人无法怪罪的孩子,拿Pat来说,他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因为,“即使是像我们这种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学生,也是想要有好成绩的。”因为,“如果我没办法出国留学,我爸爸会杀了我的。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父母做好三件小事

孩子才有选择的能力

相比起Bank和Pat,Lynn更幸运一点,因为她有一个好爸爸。

虽然都是天才学生,Lynn却不像Bank那么“听话”。因为作弊被学校取消新加坡名校本硕博连读全额奖学金申请资格后,依然固我,甚至接受了第二次更大规模的作弊邀请;当Bank半邀请半胁迫她开创“作弊事业”时,她却主动拒绝,并说,“一切决定都在我自己”,甚至在最后她选择“自首”——主动配合作弊调查,大学报考教育学时也毫不讳言自己曾经犯过错……

从一开始的任性,到最后反省醒悟,这其中的底气,都来自她的爸爸——一个一件衬衫穿到全校同事都劝他再买一件的穷教师。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他的爸爸,不像Pat的爸爸一样有钱,女儿要什么都能给,但却把三件小事做到了极致。

第一,无条件支持女儿的梦想。勒紧裤腰带也要供女儿去贵族学校,帮助女儿靠近她出国留学的梦想,怕女儿担心学费不肯去上学,隐瞒交了赞助费的事实。

第二,无条件捍卫自己的原则。发现女儿作弊后,要求女儿把帮人作弊的酬劳一个一个退出去,女儿用这份钱买的衬衫再也不穿。他始终认为比“学霸”“天才”更重要的是正直的品格。

第三,无条件陪在女儿的身边。误以为女儿出国是和男朋友旅行约会,机场见面时,也没有怒气冲冲,而是主动说,“让男朋友今天晚上去家里吃饭。”等女儿决定坦白作弊始末时,他紧握着女儿的手,告诉女儿,他会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管遇到什么,都在勇敢面对。

和Bank、Pat的父母不同,Lynn的爸爸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能不能收获一个更好的孩子,而是孩子能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好,不仅仅是成绩优异,还得有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价值观,无愧于心。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所以,当发现女儿骗自己出国是参加《天才少年》电视竞赛,其实不知道跑去干嘛时,他找到女儿的同学,满满的担心,而不是气愤,所以,当女儿主动坦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他没有放弃,鼓励女儿主动走出作弊的阴霾。

他不是全能父亲,他也有缺点,比如也曾用“这是为你好”的姿态,拒绝和女儿沟通,但他却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给了女儿清晰的价值观,在她犯错时发火,在她隐瞒时关心,在她犯错后包容,这才给了Lynn主动选择人生的余地、能力和勇气。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如何帮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影片中有一幕,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Lynn帮同学作弊被发现后,校长决定,取消其奖学金申请资格,Lynn不服,顶撞说,“我是让别人抄我,我没有去抄别人,我考的那些满分,都是靠我自己的努力。”

校长听后生气地质问Lynn的爸爸,“你都不给女儿做品德教育的吗?”生气到要开除Lynn,“这里会考满分的孩子,也不只你一个。”

没有正面的回应,更别说耐心的教育。这位校长的质问,其实更适合她自己,更适合Bank的妈妈、Pat等花钱买分数的同学的父母。

这部刚上映的教育神片,揭示了所有阶层的焦虑和父母的三重角色

这群孩子参加的最后一场也是最大的一场作弊中,考试的最后一部分是写作,论文的题目是:How to light your way to a better future(如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唯分数论、唯金钱论的环境,曾让这群孩子别无选择,但到最后,那个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回到生活的正轨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坚定而强大的父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