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 少年商学院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177次分享,由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学院君编辑整理。

昨天,我们分享了一个女儿的自白——《有一个特别酷的爸爸是怎样一番体验?》,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尤其是最后那句:“我在我父亲的怀抱里避难,读着他意味深长的人生,像坚定信仰一般爱着他——他才是我的精神世界”,可谓点明了“父亲”这个角色,对于孩子而言的最大意义。

但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在感慨,并不是每位爸爸都能做到如此无微不至,有没有更具体的、可借鉴的实操方法,帮助爸爸们高效陪伴孩子呢?值此父亲节,我们推出电子杂志《好父亲养成手册丨第3辑》,与全天下父亲分享、探讨为人父的心得与方法,您可以转发孩儿他爸,这是我们精心为所有父亲制作的一份独特节日礼物。

前言

▋1、期望孩子做你的朋友,和他将来有很多钱报答你没什么两样。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养儿无须屙金溺银,只需见景生情。我自己先放下当人老爹的架子,变身和孩子一起欣赏人生风景的人,一方面,是不想自己过多的期望“累己累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儿子把我当成个真实的人来看,而不是个尽善尽美的楷模。

还记得一次,大儿子学校的语文课本里收录了一篇我的文章。一天,大儿子问我,同学想知道会考什么,我哪知道!后来儿子拿试卷给我,结果里面考修辞,还要比词性,真难!我照着做,只考了八十几分。儿子看了我的成绩后很乐,直说这在他班上大概只是十几名,我知道,我这个作家老爸瞬间变得亲和而有人性了,因为眼前的大儿子只顾“亏”我说:“你还作者咧!我以为你什么都很厉害。”(by台湾作家侯文咏,点击此处延伸阅读《好父亲未必需要和孩子交朋友,多陪伴就足够》

角色认知

▋2、“放纵”丨他有一颗最强大脑,家庭教育只有两个字——“好奇”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杰米斯的父亲,在他的母亲去John Lewis(约翰-路易斯,英国最大的百货商店)工作比较忙的时候,承担了给杰米斯做家教的角色。也就是说,他的老爸不但是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者,更是他的第一任家庭教师。

他8岁,也就是1984年的时候,父亲给他买了第一台电脑。他喜欢上了编程。他的父亲就带他到书店,找编程类的书籍。他热衷的编程类型是:如何让自己能在游戏比赛中无限地玩下去。如果换了别的父母视打游戏为洪水猛兽的父亲,可能就大发雷霆了。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反对,有时还饶有兴趣地听儿子,如何实现自己的想法。(点击此处延伸阅读《他设计的机器狗打败了人类围棋冠军,他的家庭教育只有两个字》

 

▋3、“勇气”丨比起尽心投入,避免把资源投入不存在的“起跑线”上更重要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英语因为有家庭的影响,所以我对他们学校的教学没有指望,我只要求儿子跟外籍老师把发音学好,不要把rose念成了“肉丝”就可以了,但是我也从来没有课外辅导过他,就是我们跟外国人说话的时候他在旁边顺便听着,我们看英语电影的时候叫他一起看而已。语文稍微麻烦一点,但好在是我的强项。我告诉他那里面凡是非常多革命先烈和领袖的故事都是瞎编的,然后我告诉他历史的真相和人的本性是怎么一回事情。

我讲我儿子的小学经历的目的就是,作为父母必须为孩子的教育尽心投入,而且是无微不至。但是家长自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不要将资源投入到那根本来就不存在的“起跑线”上去。(by “丹在动”,点击此处延伸阅读《一位后悔当初送孩子进名校读小学的父亲的自白》

 

▋4、“折腾”丨比花大时间陪孩子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不断尝试的价值观和机会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去做各种探索,但我们可以给孩子价值观,给他们去尝试的鼓励和机会。

我女儿小时候经常玩沙子,她外公为了让她好好玩,还在我们家后院挖了一个大坑,倒了很多沙子进去。我们也经常去树林,由着她去捉萤火虫、毛毛虫,在大自然里溜达她自己养的仓鼠。我也不知道她在体验什么,她就是玩,但这是一种很亲切的方式,让她明白,泥巴也可以很好玩,光着脚到处跑、爬到高处去是怎样一种体验。很多人觉得女孩子不该这样,但我还是一如既往支持。(by 儿童教育应用分享平台“工程师爸爸”创始人李文华,点击此处延伸阅读《关于教养女孩,父母需要“反其道而行之”的勇气》

 

▋5、“没主见”丨连爸爸换工作这样的大事,也开家庭会议听孩子建议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当时我正考虑转换跑道,离开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准备回台湾到光启社,那次会议地点定在楼下公园的喷水池边,我问太太及孩子们:“我想换工作到光启社,你们说好不好?”我请他们每个人都发表意见,最小的儿子立行那时候才大班,但一样有发言权。

说实在的,那会儿孩子都小,对于父亲想要换工作一事,能表示什么意见?不过,我还是郑重其事地让他们挨个儿发表意见。多年后他们长大成人,却都还记得全家曾经一起在喷水池旁开会,讨论爸爸是否换工作的话题。(by 华文卡内基创始人、四个孩子的爸爸黑幼龙,点击此处延伸阅读《做个“没主见”父母,从每周开一次全家会议开始》

 

高效陪伴

▋6、正面管教丨孩子偷东西后轻则斥责,重则胖揍,其实不如带孩子先去商场“剁手”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如果爸妈教得好,“从小偷针”的孩子,根本不会“长大偷金”!先来看看萌爷的处理方式:首先调查了解萌爸拿钱是想要做什么(买零食);然后维护孩子的自尊(等其他小伙伴离去以后再带走萌爸),满足孩子的需求(买了更多的零食)以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买了萌爸想吃的火腿肠)。

接下来,不谈是非对错、也不对孩子的行为随便贴标签,而是淡化自己的反应,直接告诉孩子今后如何做(“零花钱不够就跟爸爸说,别再从爸爸兜里拿钱了”);最后解决了孩子“偷东西”的根本原因(涨了零花钱)。简直就是标准的教科书!(by 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Cecilia,点击此处延伸阅读《小孩偷钱后,这位父亲的做法有大智慧》

 

▋7、旅行学习丨一对香港夫妇带着两个儿子,舍高薪弃名校要用六年时间看世界,他们的访谈感染了无数人


我们的理念是积极不干预。因为我们觉得,适应这两个字,是大人的字眼,小朋友没有适应这回事的。就像你带小朋友去沙滩玩,你带小朋友出去一个地方吃美食,你不可能跟小朋友说,你等下去适应一下那个沙滩,你等下去适应一下那间餐厅有什么东西吃。

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是为了我们两个儿子而去其他地方生活体验,其实这个是完全错的,简直就是本末倒置。因为我们有一个信念,如果我跟我太太是开心的,我们两个儿子就自然保证是开心的。但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我要为我两个儿子,或者要为我的子女,要为他们最好的教育,或者最好的体验而做这件事,但是我跟我太太或者我跟老公要很辛苦,或者我们要很多钱去为了孩子去做这件事,我们内心是感觉有很大的牺牲的。其实我们去到不同的地方,我们都是用一个跟他一起去玩,跟他一起经历的心态,所以我们觉得不需要特别为他融入而融入。反而大人是需要的。《这对带孩子环球旅行的夫妇的访谈,很多家长朋友都看哭了》)

 

▋8、艺术启蒙丨所谓的“引导”很多时候是大人的自以为是,孩子自己就能精确理解艺术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我们有一次在海德堡,她拉着我来看伊丽莎白门柱下面的一个小蜥蜴,也是她的高度所能够看到的。到了巴塞罗那以后,她自己选择的一个礼物,就是这样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蜥蜴,她认为他们是朋友。

从我角度来看,我们没有给孩子讲太多的名词,或者是风格,或者是色彩怎么样,这东西如何伟大。我们发现她其实对艺术的理解也是蛮准的,她也能够找到她所喜欢的东西,用她的眼光去理解她所能够看到的艺术。(by 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博士赵洲,点击此处阅读《不慌不忙的家庭教育:德国人的“不严谨”让孩子自由绽放》)

 

▋9、讲故事丨把自己的经验藏在一个个故事里,无论孩子多大,都坚持讲给TA听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一个是执导了《E.T》、《侏罗纪公园》,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纪百大最重要人物之一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一个是来自湖南农村、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但今年代表了上万哈佛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演讲的首位华人学生——何江。

这两位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在2016年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台上碰面了。这两位分别谈了什么?斯皮尔伯格更像一个导师,谈着电影和历史,何江则从学生的角度,分享医学和科技,领域本不同,但他们的故事,却机缘巧合地重申了同一个常识——“讲故事”在家庭教育中的神秘魔力永远不会过时

前者说,“每晚我都会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不只是吃饭,也和家人讲故事——我先说出一个故事的主线,然后让孩子一个接一个按这条主线编故事情节,通常在二三十分钟之后,又会轮到我来为故事作一个总结或者结尾。

”后者的父亲高中都没毕业,却有每天讲都讲不完的中国传统故事,“我觉得很奇怪,后来上了大学,我才问起父亲,哪里找来那么多睡前故事,父亲告诉我,很多故事都是自己瞎编的,目的就是想告诉我,只有读书才能有好的出路。”(点击此处延伸阅读《哈佛毕业典礼上,大导演和农村小伙都重申了讲故事的家教魔力》)

教养笔记

▋10、《12位果敢爸爸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

当个好父亲是门技术活,别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何谓“果敢”?顾名思义就是果断、勇敢。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育方式也应丰富多样,各有千秋。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到“敢让孩子做自己”,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却是不小的挑战。

文章集结了12位来自全球各地的爸爸,亦皆为少年商学院微信专栏作者或特约撰稿人,分别用一个小故事书写自己的“果敢”尝试。他们殊途同归,无一不为培养孩子“独立、好奇、未来公民”的品格。(点击此处延伸阅读《12位果敢爸爸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最后,祝全天下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