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诱发孩子学习动力合适吗? | 少年商学院

用钱诱发孩子学习动力合适吗?

用钱诱发孩子学习动力合适吗?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202篇分享文章,来自旅居芬兰的台湾作家陈之华;原文载于台湾《亲子天下》杂志,我们与之邮件联络了授权并进行了编辑。

       ​ 参加读初三的女儿的家长会。班主任提出两种鼓励学生的方式:一种是由既有班费支出设立“成绩进步奖”;另一种则是顾及到成绩好的同学不容易拿到进步奖,而设立“成绩优异奖”。

       ​ 后者的奖励方式,资金来源则由家长另外捐款,老师因此特别询问家长意见,进行投票表决。

       ​ 普遍来说,女儿班上的同学都相当“绩优”,所以家长们投票结果,并不意外的是多数家长欣然赞成设置绩优奖金。而我,大概是少数几个没举手赞成的。

       ​ 几天之后,女儿拿了到底是否愿意捐款的表格给我填,这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天,要是勾了“否”,好像对班上毫无贡献;勾“是”的话,却有违我个人的教育理念。

       ​ 被女儿催促赶紧填妥单子的周末夜晚,我正好经过她的房间,孩子要我看她正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她说我一定会以她为荣。

       ​ 想不到,她对“捐款”一事的看法,竟与我几乎一致。她在信上粘的便利贴中写道:“老师您询问我们有关奖励金,我认为,都可以吧。但是,请一定、一定要先给有进步的人!”

       ​ 于是,我们一起坐下来谈论我迟迟没有填表的原因。我一直觉得,成绩优异的孩子们,真的已经够“优秀”、够棒了,只要他们愿意持续下去,而且也真懂得学习方法,那读书、考试之于他们,根本不是问题。应当思考的是,我们是否仍需要再以外在的奖励形式,去诱发读书动力?还是使他们更加明了,读书是为了自己,而不需要再添增任何“鼓舞”的资源?真有额外的资源,是否该给较需要的人?

       ​ 我和孩子说:“这事让我思索这么久,不外乎是你们从小到大,我好像从没拿钱做为激励你们学习和读书的工具。而捐款给成绩已经够好的孩子,真的不必要。因为台湾各地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孩子,需要你们班上家长捐出的那份钱,因为你们班上绝大多数的同学,说真的,什么都不缺了啊!”

       ​ 女儿入睡后,我翻开便利贴下女儿写给班主任的整封信,才赫然发现自己急于看完便利贴后就拉着孩子说话,而她洋洋洒洒写了好多:

       ​ “老师,班上的进步优良奖活动,我真的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好是因为会鼓励大家吧。但这样有点像是班上很多家长对孩子说:考上前六名才可以有新手机、前十名才能去剪头发、九十分以上才可以买鞋……

       ​ 我觉得这样好怪,你的成绩、分数,跟你的头发、手机和鞋子等等,到底有什么关系啊???这样子好吗?这样子对吗?这样子是LEARNING (学习)吗???

       ​ 和女儿讨论此事后,女儿在信末又加上两段话:

       ​ “老师,我跟我妈的想法一样。我妈没有要捐赠,因为她认为优异成绩的同学,已经够好了……

       ​ 老师,在这里,好像都只有注意到『优秀』的人…… 学校每次上台领奖,都是同样的人,难道其它的人就不值得『鼓励』吗?”

       ​ 我和先生看过后,发现孩子真的保有北欧教育环境里所形塑出来的人文思维,不论对于学习的真正目的,或是愿意关怀其它更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如何看待已经“够好”的孩子所该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 每回想起那些我在台湾各地见到的身影,就会一再思索,我们到底能为他们再做些什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