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落后一步”的父母:女儿爱上击剑的启发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第726次分享,来自少年商学院专栏作者、定居英国伦敦的华人妈妈李爽。
练习了一年之后,10岁的妹妹第一次出赛全英青少年配剑锦标赛的时,止步第5。赛后问她:“比赛输了就哭,那还继续击剑吗?” “继续。”
我转头问已经有3年击剑历史、各种比赛一直拿牌的姐姐:“你觉得她应该继续吗?”
大女儿下面的回答让我感动:
“当然啊,如果她喜欢的话。可以让她再坚持一两年,也许她就打出来了。比如,俱乐部的K,也是在11岁开始拿冠军的,以前他打得很差。还有J,虽然现在打前8,也没有多好,但他以前更差。还有M,他一直跟自己比在进步,但打比赛名次就是不行,能进前32都是好名次了。这些男孩都打了4、5年了,妹妹这才刚开始。重要的是她喜欢。”
▋体育爱好非常重要,但要记得初衷
是不是,孩子们看问题,虽然直接简单,但看见的往往是本质。
当初大女儿开始学击剑是出于单纯的好奇,没想到一试之下深深地喜欢上了: 智力优于体力,训练和比赛参半,单调与刺激并举。而当时支持她参与的原因有二:1,健身;2,锻炼心智。至于她能比赛到什么程度,走到多远,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
但随着她开始拿第一个全英年龄组银牌的时候,也不由想过她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训练,保持水准,甚至超越所有人,目标是金牌,或者欧洲名次。好在她有一个非常传统的英国教练,带出了一批又一批进入欧锦赛和备战奥运会的剑手,经验丰富的他非常明确地表示,保持兴趣,不过度开发才是对少年剑手最重要的。
也因为此,直到大女儿14岁以后,才被允许每周训练3次,其中两次都是同年龄组的,每次不超过1个半小时,另一次是参与成人组,训练2个半小时。
与国内现有的训练相比,英国的这种非专业运动员参赛的机制也许不助于早出人才,也不利于冲击最高的世界水平,但有利于让个人保持长久的兴趣,也有利于全面运动爱好者的心智。
14岁的大女儿已经把击剑作为第一体育爱好,并开始学习裁判课程,以后还要求业余学教练课程。
这样的结果,才真正回到父母的本心:健身与心智锻炼并举。所以在妹妹的问题上,没有什么异议地,肯定会让她继续练习下去。
▋从音乐到击剑,慢慢发现、支持孩子的爱好
其实两个女儿最早开始的业余爱好都是音乐,都有两门乐器在学习。但直到8岁多大女儿打进年级的Netball队里,才发现她还有一点体育的爱好。
又随着击剑的坚持,发现,与音乐相比,体育对女孩子的品格锻炼其实有很多优势。比如体育中有很多项目能同时锻炼社交技能和身体素质,比如篮球、Netball这些团队运动里面有合作、领导力、沟通力的不断磨合;而击剑、网球这种可以经常参加比赛的运动更让孩子们锻炼出胜不能过骄、败不言放弃的心智。
好朋友的女儿的网球教练就说过:“网球的哲学不是输赢,而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赢,为什么输,超越自己。”与此类似,女儿的击剑教练也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多的是女儿的心情和自信。
也正是这样跟着女儿们成长,关注她们的发展,不去做先走一步的先进父母,而是跟在她们的后面,一点点的学习和提高,一步步地支持她们,这样落后一步的父母才希望能成为处于变革的信息社会中她们需要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