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 少年商学院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888次分享。作者系少年商学院每周国际教育公开课嘉宾之一、清华大学创客教育实验室执行主任、青橙创客教育的创始人李寅。

感谢少年商学院的邀请,使我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和大家就创客教育及孩子成长的话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创客”这个词,于大众而言,很多人是从总理那里听到,认为,创客嘛,应该是创意文化工作者,其实远远不止。任何一个有想法,并且能通过一些方式,一些身边的材料,各式各样的工具最终制作出来成果的人,都可以称为“创客”,像墨子、孔子,也算的。

现在很多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创造力”的培养,其实说白了,也是希望孩子,从一个很会天马行空想象的、有创意的人,变成一个能把想法塑造、制作出来的人。今天,我们就聊聊,家长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创造一个怎样的环境。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首先我们回答一个问题:美国孩子的创造力就比中国孩子好?

下面这个小男孩名叫Kevin,在四年前风靡了美国。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大家可以看照片,有很多箱子——这个男孩的爸爸啊,开了一个二手商场,商场里面呢,有很多废旧的箱子,男孩就想了,这些箱子可以做什么呢?最后,他把这些箱子改造成了游戏机,还设计了游戏币,你可以在这里玩一些打靶啦、抽奖啦的小游戏。

里面几乎没有电子电路,所有的开关、产品的设计和广告,都是他一个人人工去做的,很多人愿意购买他的服务。他的爸爸也是很支持他。

下面这个小姑娘呢,叫Sylvia,她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她把她所有的实验过程,哪怕是写一个作业,都记录了下来,做了非常多非常有趣的视频。不一定有什么商业价值,但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孩子多尝试的方法。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美国学生Joey Hudy,曾经在白宫的科学展上展示了自己做的“棉花糖大炮”,邀请美国的领导人跟他一起放,当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常有人问,美国孩子的创造力就比中国孩子好吗?肯定不是的,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只不过,上面这三个案例,如果放在国内,可能会有不少人在孩子刚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就劝孩子不要折腾。这才是最最可惜的,

其实,好的想法,永远都是在动手之后产生的。我们想让孩子有创意,却不给他动手的机会,是很矛盾的。先有造再有创。很多孩子的兴趣,都是在不断的尝试和肯定中,才会被挖掘。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里,我们也完全可以自主培养小创客。我很欣赏一个北京小伙,叫王逸翛,他今年16岁,但已经创业三回了。现在雇了三个大人跟他一起工作。前年还在全球创客嘉年华上展示了特斯拉线圈。我举他这个例子,不是鼓励家长让孩子们辍学,而是想说,王逸翛在创业中,反而发现了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比如他发现跟老外沟通不好,就努力学英语,缺少编程的知识,他就回去补……对他各方面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促进,而他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非常支持他坚持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回想我自己小时候,有一次拆了一个复读机,没有组装回来,我妈妈非常生气,结果把我小时候对电子、电路的兴趣直接就断掉了。今天,很多学校开始始推动更多校园创客空间的建设,孩子们有了平台和机会去尝试他们喜欢的事情,实在是一种幸运(延伸阅读《美国学校为何偏爱我这样的“坏学生”》)。

美国孩子虽然并不是天生比中国孩子强,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在四个方面,养成了好习惯,而这些好习惯的累积,让他们在后来成长过程中的屡屡表现出众。这四步,其实也是我们家长引导孩子,给其创造力“解锁”的四步。

▋第一步:每天思考一个问题并用便签纸记录下来

如何让孩子们体验“创客精神”,变成小创客呢?我简单梳理了一个流程。

第一步是挑战征集,我们的孩子不擅长提出问题——这个是要培养的。家长可以每天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发现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一个问题。身边的问题其实有很多,可是很多人从来没有尝试过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探索背后的故事。

这种关注生活中常见问题并设法解决的思维方法,叫“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在欧美中小学中很火,少年商学院的平台上已经有很多老师讲授了这种思维(延伸阅读:欧美设计思维),首先就是要学会发散——头脑风暴,让孩子们用便签纸,随时记录,每天思考一个问题,并且花时间好好和身边人沟通解决方案,跟你沟通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好的解决方法。

一定要把问题“定义”出来。什么是定义问题?比如我们去运动,打网球,球会到处跑,很烦,它后面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捡球非常不方便,我得弯下腰去捡,再具体定义,就是“怎么让捡球更方便?”

下面这张图就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在球拍上安一个磁铁,把网球吸住。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这里有个经典的训练,叫模拟盲人喝水,也让孩子学会观察不同的群体如何生活,这会打开他们很多思考。

比如我们会发现,盲人朋友喝水,经常会被烫到,怎么帮助他们在想喝水的时候,最快感知水温呢?有朋友设计了这么个盲人手模——可以把手指伸到水里面而不被烫到。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学会定义问题,是孩子收获同理心的第一步。

▋第二步:认识身边的材料

接下来,是让孩子进入不寻常的世界,认识身边的材料,建立正确工具的使用观念。

怎么让孩子们认识身边的材料?最好的方式是拜访身边的创客空间,或者干脆狠一点,让孩子们去捡垃圾……孩子要发现并且熟悉各式各样的材料,才能明白如何运用不同的材质。比如铁皮,可以做机器人,比如画面的纸张、布……可以做很多创意产品。

▋第三步:捏橡皮泥也好,编程写程序也罢,最重要是做出来

第三步,是找回手工制作的乐趣。

我们做过一个工作坊,是让孩子们自己做出一个自己的灯,主要是用“开源硬件”做的,过程比较枯燥,但孩子们呢,会做成一组小黄人,配上很美妙的音乐……创客教育最美妙的,不是我们的家长或老师,制订了一个流程,给孩子去走,而是相同的技术,不同的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创意非常美妙。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要有“发明”,去动手、去创想,这些概念都是最基础的,但是如果不注重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可能就变成了纯粹的手工制作。

我们平常进行基础电路教学,虽然比较简单,我们也坚持通过团队的合作,让孩子们做一些机关装置,红点的部分是电子电路传感器。孩子不太喜欢电子电路怎么办?他就可以更多地关注造型和角度……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并不是每个创客都要开发编程,从创意的角度,任何层面都可以变成创客。

这是我们平常会举办的工作坊,引导小朋友通过在现场观察鸟,了解鸟的习性,拍下照片,制作电子鸟,通过知识学习,他会自发地为鸟做不同的外观,把创意转化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和本科生教育不同,不是强调逻辑关系,而是让孩子们了解兴趣是什么。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第四步:以“我为什么要如此”为题做分享

当原型制作出来了,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个阐述——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我这个智能化有什么不同?是否会有人购买我的智能发明……

孩子每次分享,都是梳理脑袋里思路的过程,都是一次思路的迭代过程。如果从小孩子们就能养成很良好的分享经验,也锻炼了很多自我表达的能力。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创客导师。

让孩子们通过这些流程,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一个英雄。家长绝对是孩子们最天然的导师。我也建议家长们自己做创客。现在学校创客教育遇到的最大的瓶颈是缺乏创客老师。老师不是创客的话,很难跟孩子们一起开发或者制作一个项目,家长如果有条件可以变成创客。或者最起码,家长能够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帮助孩子培养起来这部分兴趣。我们一定不要一边希望提升孩子的创造力,一边又浪费或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自信。

推荐:今年8月,少年商学院原汁原味引进美国Bizworld基金会“电影制片人”明星设计思维项目,邀请12-15岁创意少年,一起过一把“好莱坞制片人”瘾,点击“这里”,了解详情并马上报名,老学员享优惠!

一个清华创客老师的愤怒:谁说美国孩子的创造力一定就比中国孩子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