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 少年商学院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在当今的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无处不在,手指轻轻一划就能通过百度、谷歌寻找到大部分问题的答案。

但是,词条式的答案,鱼目混珠的解释,浩瀚无垠的信息量,对于大多数少年读者来说,要理清头绪、甄别真伪,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怎么让少年读者,通过科普而爱上科学,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推荐这部充满智慧的跨学科启蒙读物——《少年时》: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少年时》(2020年征订)
(No.61-72,共12本)
适合年龄:7岁起
学生除了教材、教辅之外的第三本书
汇集了当下最酷最前沿的60个科技人文热门话题
现在订阅,即享优惠价:399元(包邮)
定价:468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

预售订阅可获得
「少年时全新升级背包」(价值199元)
限量赠品,赠完即止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少年时》自出版以来,能够在短时间受到中国最优质的十万高知家庭的青睐,究竟靠的是什么?

01 开放式的科学答案
对于一个科学问题,《少年时》不满足于给读者一个表面的结论,更重视一个开放性的回答,并试图通过这个回答的过程,引导并培养读者的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让他们一生受益
什么是开放性的回答呢?
我们对于大自然、宇宙和人体本身的了解,都是有局限的,是一种局部的真相。我们对于科学的探索越深入,对于科学的答案就越完整。科学无止境,所以,科学的答案也是开放性的,它指向未来。
比如,在《地球的构造》一书中,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最先只是气象学家魏格纳观察世界地图时的一个大胆猜想——很早以前的大陆是在一起的,后来漂移散开了。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小心求证,科学家发现了地壳运动的规律和内在机制,从而得到了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模型。现在,科学家在细化和修正这个模型的同时,已经用它来指导各种研究,包括地震预测和地壳石油的探寻。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你可以从一块岩石,探查一座山的成因;在地震信号的波动中,倾听来自大地核心的秘密;从一枚鱼骨和珊瑚的化石,找到那片消失的海洋;再从地质的形成,去推演遥远星空里其他行星的前世今生。
要研究地球的构造,除了地质学、岩石和矿物学、大地测量学之外,还涉及天体物理学、陨石和行星学、流体动力学、生物学等领域。
这是少年时的一大特点:打破学科壁垒,构筑立体关联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我们人类钻井到最深的地方才12公里,而地球的半径有6200多公里。从这样开放性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我们对于地球内部的了解,还只是皮毛。地球内部还有无数的秘密,等待未来的科学家去探索,这些科学家里面很可能就有这本书的小读者。
同样地,用开放性的视角,我们在《进化论的进化》一书中,回顾了至今的180多年来,进化理论的诞生、成长、系统化、定量化的“进化”历程: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达尔文登上“小猎犬”号开始他的发现之旅,在细致的观察中找到进化的线索。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孟德尔心无旁骛地种植8年的豌豆,总结出遗传的规律。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建立综合进化论的科学家们,用数学定量地揭示进化的本质。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木村资生提出分子水平上的非选择机制。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个进化的理论,仍然在不断进化完善之中。我们一个人的寿命,和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相比,是如此地微不足道,如此地转瞬即逝,进化这个课题的研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02 学人文应该贯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少年时》是一份科普系列书。
我们来看2019年《少年时》的12个选题。这里面有5期是比较偏重人文类的。也就是说,《少年时》不仅仅是“科普”,它有很大篇幅可以称为“文普”。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让我们打开《让习惯成为正能量》这一期。里面《习性的遗传》,从基因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一个偏重人文的题目,用科学的方法作了论证,让人文的观点具备了严谨。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举个大家最常见的例子,有一种佐味蔬菜叫香菜,它在很多饭菜里都会出现。但是对于香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喜欢的人恨不得把香菜直接主菜来吃,有人在吃火锅的时候会专门煮香菜。但是有的人就非常反感香菜,觉得其味道就像肥皂,看到碗里的香菜甚至连食欲都没有了。

这是大家的喜好不同吗?科学家对大样本人群进行研究发现,人对香菜的感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爱好,而是隐藏在我们的基因里。人11 号染色体上有一个叫 OR6A2 的基因,这个基因和位于鼻腔上部的嗅觉感受器有关。

嗅觉感受器与鼻子中的气味分子作用,引发神经元反应,进而触发气味的感知。有些人的 OR6A2 基因出现突变,就会对香菜中的一种醛类化合物很敏感,可能是这些人强烈厌恶香菜的原因之一。这种习性由于受到基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

再来看同一期里的《人都是习惯性动物吗?》,里面向读者介绍了“习惯的回路”这个科学术语,同样是用科学原理和数据说话,论证一个人文的观点。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而在同一期里,又有一首诗,用另一个生活实例——晒棉被和诗意的语言,反过来解释“习惯的回路”这个科学的原理。从人文到科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人文。但是,在这个回归和循环的过程中,读者对于习惯的回路,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在《少年时》里,文理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是可以纵横驰骋的。

人文的观点,有了科学的基础,更加经得起推敲;

科学的原理,有了人文的描述,更加有趣和容易理解。

这就是“科学思维,人文素养”的宗旨。

03 专题文章需要做透
对于一个科学主题和问题,可以用一句话、一段文字甚至是一篇文章来解释。但是,《少年时》选择了一条特别的路:用十几篇文章把一个“专题”做透。这里面,不仅有当今各种不同观点的全面阐述和比较,还有技术历史的变迁,更有对于未来的展望。
《物质的本源》这一期,看目录就能体会到人类探索物质本源的时间线:从古希腊的“原子论”,到近代发现电子,构建原子模型,发现原子核、质子、中子、标准模型里的各个基本粒子,一直到最近的“上帝粒子”和“超级对撞机”的论争。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走进微观世界的过程。
这是少年时的另一大特点:前瞻,明辨,探究,记录最真实的科学故事和论争过程。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对于部分主题,书中有跨版的时间线,让读者对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宏观和纵深的了解,而不是片鳞半爪。读者把一期主题读下来,就是一个“小专家”了。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看技术的起伏和进展,就像看人的一生。当我们回顾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史的波澜曲折,既有被人捧上天的时刻,也有落入尘埃无人问津的岁月,中间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
有了这样的认知,可以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技术的源起和发展,对于人生也不无启迪。
04 科普可以写得好看
科普,特别是少儿科普,绝对不应该是词条,不应该是百度百科的现成资料,而应该有血有肉,接地气,和我们生活中的实例息息相关。
 
用孩子能理解的比喻、形象、类比,来阐明科学的原理。这样的例子,在《少年时》里比比皆是。
这是《少年时》的另一大特点:真正的深入浅出,浓浓的科学元素,让孩子看得懂看不够。
比如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用“三十六计”讲“消灭癌细胞”(《少年时 临床医学在“进化”》)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用笋丁包和叉烧包来解释信息和比特的概念。(《少年时 数据驱动的时代》)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人工智能神经网这样高深的知识,通过选西瓜这样的生活实例,传递给了少年读者。(《少年时 一往无前的人工智能》)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用一条水沟来形象地描绘半导体中的禁带以及掺杂之后的导电原理。(《少年时 科技之“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用庙会里卖冰糖葫芦吸引游客的场景,来形象地说明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少年时 科技之“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少年时》(2020年征订)
(No.61-72,共12本)
适合年龄:7岁起
学生除了教材、教辅之外的第三本书
汇集了当下最酷最前沿的60个科技人文热门话题
现在订阅,即享优惠价:399元(包邮)
定价:468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

预售订阅可获得
「少年时全新升级背包」(价值199元)
限量赠品,赠完即止
05 家长朋友和读者的评价
《少年时》帮助了孩子的学习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读者认为《少年时》扩大了孩子的视野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实在太喜欢,必须分享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没有年龄限制,孩子大人都看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2020年的新选题
21世纪少年的阅读方式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FRONT VISION 
12本《少年时》主题
61|想象外星人

与我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不同,科学家从天体生物学的角度来想象、来描绘外星人。我们知道宇宙各处有大致相同的物质,如果连进化规律也大致相同的话,那么外星人可能会很像我们;而如果一个星球比我们还要古老,物质、能量资源也与我们迥异,那么那里的智慧生物也许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之外。

62|如何欣赏现代艺术

米老鼠看起来不像真老鼠,但大多数人都喜欢它。然而,如果一个艺术家用未曾有过的方式去画大家熟悉的题材,一旦画得不像,就很容易被看成是蹩脚货。在艺术品面前,人们倾向于喜欢古典的、写实的;“外行人”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本能,对古典艺术品产生很强的亲和感。对于现代艺术,我们需要额外的“学习”,才能产生“欣赏”……

63|美丽的乐声从哪里来?

美丽的乐声从乐器中发出来,那么为什么乐器能够发出这些声音?是什么物理规律让一个物体变成乐器?为什么一些声音和另一些声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会让我们感到悦耳?乐声如何录制、保存、高保真的重现……

64|21世纪的材料

任何技术都建立在专门的材料上。重工业需要金属合金;轻工业需要高分子材料,电子工业需要硅。那么,21世纪的新技术需要哪些特殊的材料呢?高强度、高度敏感、超导、超轻、能够自动变异……

65|人类废弃物处理

垃圾分类与处理,在今天变得如此重要。如何让细菌吃塑料,如何用剩菜发电,如何在旧电器里淘金,什么材料才能包住核废料,海里有多少生物因为垃圾而死亡,在四大洋里有多少巨轮运着垃圾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这些都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66|互联网50年

互联网已经成为对现代文明影响最大的技术,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互联网,我们对它本身有多少了解?从看得到的硬件结构,到看不到的虚拟世界、表网、暗网、深网,到搜索引擎、社会网络、区块链……

67|驱动与阻力

从蒸气机到太空飞船,人类一直在追求更强大的动力、更小的阻力。这里我们要讨论驱动和降阻的新技术:替代燃料、光束驱动、电流体动力、喷气背包、磁悬浮列车、漂浮与轨道、光子火箭、脉冲爆震引擎、太空电梯……

68|岩石和宝石

不同的晶体结构让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不一样的矿物、拥有不一样的特性。从建材到宝石,从形成到勘探,从开采到加工,我们一起来探秘岩石,挖掘地球的“宝藏”。

69|微生物的世界

细菌、古菌、真菌——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命形式,它们对地球的生态、对我们生活、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此之重要……

70|核聚变与新能源

了解核能,受控核裂变、受控热核聚变以及未来的清洁能源

71|城市的构造

城市本质上是什么?城市先于国家,通过城市的建造,法律,商业,宗教,文化,艺术相应而生。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城市化的历史。我们有必要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来审视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72|合成生物学

当分子生物学发展到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对基因进行分析、调控,还可以合成基因组,设计和组装生物单元、部件,甚至从非生命物质中创造生命。人类希望划分出生物的模块以及连接机制,让它们能为自己的需求运转……

(注:主题内容有时会根据策划和实时情况进行调整)

(▲滑动上方即可查看

《少年时》(2020年征订)
(No.61-72,共12本)
适合年龄:7岁起
学生除了教材、教辅之外的第三本书
汇集了当下最酷最前沿的60个科技人文热门话题
现在订阅,即享优惠价:399元(包邮)
定价:468元

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订阅)

预售订阅可获得
「少年时全新升级背包」(价值199元)
限量赠品,赠完即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订阅!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