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混血宝宝家庭这样入乡随俗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347次分享,由我们的专栏作者方琳萱口述——她是一位华人妈妈,有一个高智商的德国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儿子。
她们一家生活在中国。所谓入乡随俗,而当自己的习惯遭遇挑战,当父母开始指责她的“狗屁理论”,故事由此开始。
在德国不长的生活经历给了我一个德国丈夫,结婚后我们回到了中国。这种混血结合在今天已然不稀奇,但要说到带着一个混血宝宝在中国接受教育,其中就有太多的故事了。在这里与少年商学院的朋友们分享一二,希望和与我有类似经历和感受的妈妈们交流。
儿子Erik今年2岁四个月,虽然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从出生后便接受全德国式的教育。都说德国人严谨,其实都是从小工艺上培养起来。那时孩子刚可以自己走,他的爸爸就经常在他面前制作很多东西,比如木制的车子、小床,甚至电机、马达和小车等等。等到满8个月的时候,Erik就会自己用小螺丝刀或改刀之类的工具,学着爸爸的样子扭螺丝了。
在孩子玩游戏这方面,Erik的这个德国爸爸习惯“放养”,和孩子经常是没大没小地放开了玩,一会儿让小Erik搭在单只手臂上,一会儿抱着儿子“开着飞机”满屋子跑,或者扔儿子到柔软的大床上,与儿子疯狂的玩各种大球小球……有时Erik接不到球,他也假装接不到,偶尔Erik接到了,他就大声欢呼,这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德国人十分警惕电视对儿童的伤害,基本上不允许孩子在2岁前看电视。我们家也是如此,从Erik出生起,我们就把客厅里的电视机连同其他大件家具都搬到了房间,空出了整个客厅,让Erik“折腾”。给孩子看的内容也得亲自筛选。
一次孩子的爸爸听说邻居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看《天线宝宝》,马上大呼“so stupid!”,然后给我看德国小孩子看的是什么,当我看到时,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豆腐是怎么制作的,某某东西是怎么安装的,面包是怎么烘焙的……不仅有动画,还有真人真工厂的实际演示!
德国式的家庭教育让Erik在同龄人中逐渐显示出不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继承了爸爸的严谨。虽然年纪小,但Erik已经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不过他爸爸在教孩子规矩的时候,从不用“那是为你好”之类的语言,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有一次我们带Erik出门,Erik闹着要踩水塘,孩子爸爸就说,“你看,那个水塘真的很脏,是很久的雨水,我们不去踩它好吗?”Erik自己过去看了看,发现确实如此,便没有去踩脏他的小鞋子。
(上图是小Erik和他的德国爸爸)
不过带着Erik这个混血宝宝在中国接受教育,还是面临着许多无奈。很多人会老远就一惊一乍地说“哇!混血儿!”或“小老外!”,甚至有人未经我们同意就往Erik脸上揪一把的。
孩子爸爸刚开始还不习惯,“这要是在德国,我就要冲上去打一拳了!”有一些老年人会过分热情,“唉?这孩子头发怎么这么黄?是不是缺乏维生素啊?要不要什么土方法治一治?”说得我们哭笑不得。
但这种无奈绝不是关起门来就能视而不见的。我们一般不会特别鼓励孩子去和第一次见面的人打招呼,而是平和地问孩子一声“要不要打个招呼,说叔叔阿姨好?”如果Erik躲着、摇头甚至不表示,我们绝不勉强.
但这种“不作为”可过不了家里亲戚们的关,如果Erik不打招呼,他们便会直接在孩子面前下“害羞”或“胆小”的结论。即便我百般解释“在孩子面前说他害羞或胆小会影响自信”,也只能换来亲戚们礼貌性的一笑。
我的父母非常不认同我所推崇的德国式教育,早已发出了几次类似的警告。在生活中,就Erik的教育问题,我们和两个老人早已发生过不知多少次冲突。
为了称呼方便,Erik随我姓,也管我的父母叫爷爷奶奶。一次我父亲逗Erik玩,刮着他的鼻子说他是个小笨蛋,当时Erik正在吃东西,勺子总是用不好。于是我对父亲说:“别说Erik是个笨蛋,他会明白的,久而久之,他就真的认为他是笨蛋了,越来越做不好了。”
当时Erik一岁多,受混血家庭比较复杂的语言环境影响,开口说话比较迟。父亲便没当一回事,“他这么小,懂什么?我说什么话,他都听不懂的。”我于是接着说,虽然他小,不懂笨蛋的字面,但不代表他不明白意思。
父亲听了脸一黑:“你这又是什么屁理论?”我继续和他解释“科学育儿应该照顾儿童想法”,话说了一半,父亲劈头留下一句:“就你是科学育儿,我们过去养你都白养了!”摔门出去。
一小时后,父亲仍气气鼓的,母亲只好安慰他不要太管我们的事,免得自己生气。我和老公啥都没有说,只能叫Erik逗逗爷爷玩。这样的冲突经常发生,我们也渐渐和父母形成了一个默契——他们不插手,也不评论我的方式,但是他们单独和Erik相处时,我们也不太过干涉。
(上图是两岁多的小Erik在玩耍)
与父母的这种冲突更多的还是源于中式与西式的冲突,而非传统与现代。怎么解决?我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坚持。
这两字听上去很虚,但却必不可少——记得自己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拘泥于具体的教育方式。然而,坚持不等于固执,在大家庭的教育生活中,我经常观察老一辈的脸色,摸清了父母的脾气,把握起“洋”教育的度来也更有把握。
所幸我的父母并不是完全听不进话的类型。不过我也坚持至少保持一段时间就向老人展示些成果,比如Erik在哪些能力上有了进步,老人听了就会很高兴。
昨天我爸爸忽然用微信转发了篇文章给我,是关于现代育儿的一些方法,里面有些内容和我做的几乎一样。我看后非常高兴——我们正在逐渐达成共识。说也奇怪,我讲的他不听,看到别人做出了效果他才相信。看来,我们在父母眼中还是“难当大任”的小孩啊!不过这也说明了,多让老一辈接触些前沿教育理念能发挥大作用。
这个过程急不来,也没有必要急。虽然我在带Erik的路上有过许多无奈和哭笑不得的时候,但也渐渐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所在的小区里有许多家长甚至是比较开明的婆婆在熟络起来之后,会开始和我交流教育心得。
共识是沟通的基础,遇到对“洋”教育丝毫不感冒的家长,我也只是笑笑。但我发现,更多的人最在乎的并非教育方式本身,只要孩子开心,他们也就满足了。一次Erik和一个小女生玩,她的奶奶忽然让她给我表演,我马上摇手制止,“就让他们玩!我们看好安全,她这么可爱的女孩,不是小狗,不需要去给大人表演什么。”
我留心观察了一下老人的脸色,刚开始老人呵呵应了一下,有点不自在,后来看见孩子没有大人干涉,玩得非常轻松,才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