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 少年商学院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副主编

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随着2019年上海高考成绩的揭晓,曾经获得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的“诗词才女”武亦姝再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原本保底进清华的情况下(提前参加了清华的“全国领军人才选拔计划”,过重点线即可),武亦姝考了613的高分。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让人意外的是,满腹诗词才华的她,其实是一名理科生。武亦姝不仅文理均衡,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都有钻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武亦姝的多才多艺的学生时期,或许能给我们培养孩子古诗词带来新的启发。

 

气质出尘的“国民才女”

时间闪回到2017年的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一位飘逸灵动、从容自信的16岁女孩,在与上期擂主激烈的比赛中,轻轻吟诵出《诗经》中《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武亦姝念出《诗经》中的名句)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评委流露出惊喜之色)

这一开口,大家便被她如幽谷芝兰般的声音深深迷住。连评委都被她的表现惊艳,给了““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这样至高的评价。

更有人说,这个视陆游为男神,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优雅谈吐的女孩,真的是“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而当时还在复旦附中读高一的武亦姝,不仅在节目的第一环节中斩获了第二季开播以来的最高分,还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频频说出流传度较低的诗词——据统计,她的诗词储备量达到了惊人的2000首。

不过印象最深的是节目过后,众多网友对武亦姝的评论,以及背后引出来的很多家长讨论的话题——“孩子到底要不要背那么多古诗词”。

 

比2000首古诗词更可贵的

 

一旦一个人在某方面出类拔萃,总会有不同声音,对武亦姝来说亦是如此。有人说,她肯定是个“天才”,否则学业那么重,哪儿有时间背会那么多古诗;有人说,肯定是从小背父母逼着背的,肯定“童年比较缺失”之类。

这些声音其实都正常。不过事实是怎样的呢?在2000首古诗词之外,更可贵的是至少三件事。

一是,武亦姝并不是一个偏执狂,也并没有偏科。据悉,她文理发展均衡,还是班级的化学课代表。

二是,她坚持背古诗词,特别在学业繁重的时候还能如此,是出于热爱。用她的话来说,“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就够了。”

第三点尤其值得一提,就是她所在的复旦附中,重视古诗文教育的环境。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出自《诗经·七月》,而这首诗均收录于复旦附中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

据悉这套校本教材一共6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

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说的一个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都要占到二三十分。因此,常有家长质疑学校这个安排会浪费孩子时间,甚至有个学生在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武亦姝的手写古诗词)

因此,黄荣华说,武亦姝的走红,只能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学生)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换言之,不是武亦姝在古诗词方面的造诣有多深,是很多孩子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少得让人担心。

能够率真地表达这样观点的老师是难得的。他曾多次对记者说,他担忧的是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很多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

 

不要再为孩子

要不要从小背古诗词而纠结

 

要不要从小让孩子背那么多古诗词?会不会对孩子成长不好啊?如今18岁的武亦姝再度走红,也再一次引发家长们在互联网社群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其实这是老生常谈了。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就让它发生吧。

首先,古诗词能提升孩子的感受力。就像武亦姝同学说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现代语言很难给人这种感觉。”拒绝古诗词,就是在拒绝孩子以另一种方式感受世界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逼孩子死记硬背的,就一定不要干,家长威权主义是今天中国孩子创造力被磨灭的根源之一;但是如果家长引导孩子从小从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开始,循循善诱,倒是无妨。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其次,它提升孩子的未来竞争力。不少拒绝古诗词的人都认为,“面向未来的孩子没必要去背几百年前的人说的话”。事实上,在未来,“对美的本质有认知”将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而背诵古诗词无疑是让孩子收获对美的认识的绝佳途径。

 

少年商学院微信曾分享另一位超级奶爸“葫芦爸”的分享《孩子从小背过的诗将如何影响TA的一生》,他这样说:

未来的世界,需要孩子们从纯粹的就业技能导向,转向对美的本质认知。

文学是美。让孩子学古诗,与让孩子学习画画是一样的。目的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培养他的兴趣,让他掌握认知美的一种方式,自己去运用。

父母假如本身就认同这种美,这种美充斥他们的生活,孩子会耳濡目染,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哪里需要勉强,哪里还会刻意,你就在那儿,用笔抄诗词,他看你老这样,慢慢就吸引过来了。你再告诉他,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两个字连成的词意思是什么,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慢慢的,他不光会背诗,还认了字,懂了句意,还有可能想写上几笔。

最后,它能给孩子的人生做指引。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气”不是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能穿越时空,传递给今天的孩子。

 

 

回到红墙边变成少年

 

如今,毕业之际,武亦姝还为母校填词作曲了一首原创毕业歌《红墙边》,歌词是这样唱的:“时光今晨忽然悄悄来叩我门,说将要起航,一切可都收拾妥当,我慌忙起身,细打点行装,一共恰好是三年长……”

6分钟的歌词,将高中三年时光拆解成一个个细碎而动人的片段,记忆里的浮光掠影中,这群即将扬帆远航的少年少女红了眼眶,也让人再度看到一个热爱经典古诗词的女孩,低调沉稳又温暖的精神状态。

(由武亦姝作词,并参与作曲的《红墙边》)

有趣的灵魂,需要时光的馈赠,和经典的积淀。多少人,即使成年离开校园,依然浑浑噩噩地虚度人生,找不到能让自己觉醒的动力,渐渐在岁月的磨砺中失去光彩。

但武亦姝却在诗词中,变得更加坚定自信和清醒通透。两年过去了,她亦兀自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这些令人惊喜的美好,都源于当初对古诗词的发自内心的喜爱。

“国民才女”再刷屏:18岁的她,熟读2000首古诗词,613分考入清华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的文学都要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在古诗词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那些生活中对古诗词信口拈来的人,都是丰富阅读与背诵之后的知识沉淀。

愿我们的孩子们,也能领悟到古代诗词的美,从中获得当下这个浮躁年代无法感受到的才情与睿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