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高考学霸的四大特质,让孩子从小多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高考放榜,各省市“学霸”陆续出炉。这两天打开微博,热搜都是这样的:
虽然我们并不推崇以“高考论成败”,但仔细研究了众多高考学霸的学习经历后,发现他们并不是“死读书”的类型,知识涉猎面广,更看重自身的综合素养。
这些孩子们的表现预示着,人们对于“高考状元”之“学习机器”或“考试机器”的刻板印象和标签化,是时候真正翻篇了。
总结来说,他们身上有四大特质,也是给中国家长和同学的四大启发。
追求海量阅读,但不死读书
高考学霸大多数都是知识面很广的人,这种知识的广度得益于他们的海量阅读。
华师一附中的文科学霸肖和,中考成绩并不出色,但毕业时却成为了文科年级第一。这个旁人眼里的“黑马”,却是班主任顾老师眼里的理所当然。
因为,肖和阅读量极大,一般高中生无法与之比肩,而且涉猎广泛,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历史,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肖和对阅读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热爱。除了高中课余时间较少,无法每周末去湖北省图书馆外,他小学、初中的课外时间几乎都泡在“省图”,他甚至舍不得把阅读的时间用来培优,所以从小到大他都没上过培优班。
因为中考不考察历史和地理,“我们初中能真正钻这两门课的不多,我是其中之一。”肖和说,他是为了热爱去学习,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高分。但在进入高中学习后,初中打好基础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感觉学得并不艰难。
肖和还特别感谢学校和班主任,给了他很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来“走自己的路”。华师一附中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得以继续海量阅读。
这些学霸大多保持着海量阅读的习惯,但他们并不是死读书。
比如牡丹江第一中学的文科学霸张子昂,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读没有彩页、没有漫画的书。
(张子昂)
五年级时,一套《明朝那些事儿》他用一个月就看完了,看完之后还会和父亲一起探讨明朝没落的原因及各代皇帝的优缺点。
不仅如此,只要有读不懂的地方,张子昂就会上网查资料、找老师和同学探讨,想尽办法弄明白。正是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张子昂知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曾致霖)
成都树德中学的文科学霸曾致霖,也很喜欢看《三体》《白鹿原》这些书,可以放松精神和拓展思维。
从小把阅读当成乐趣,认为阅读就是玩耍的孩子,才能在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中,开阔眼界、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
学会思考,比熬夜刷题更重要
观察这些学霸们的一天,极少有熬夜苦读的,反而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学会积极思考,和及时总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鲍文楚)
安徽芜湖市理科学霸鲍文楚,高考成绩全省排名第二。她说:“三年高中学习,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多思考,主动钻研。我不喜欢做太多题目或试卷,喜欢研究一道题,研究透彻了其他同类型的题目就都会了。”
学霸们对待自己的学习,就是通过不断打磨、修正,最终达到最佳状态。
成都树德中学文科学霸曾致霖,认为学习效率是最重要的。曾致霖平时需要住校,而他的学习复习都是在学校内完成,周末放假主要是休息,适当看书复习,并没有参加额外的辅导班。
对于文科生普遍弱项的数学方面,曾致霖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多做错题,平时特意去做一些理科的数学题,这样在考试中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在学习之外,适当的休闲运动也很重要。有着广泛爱好的曾致霖,说自己会在晚自习之后跑步,保证充足的精力,同时也是一种放松。
“学习不要只盯着眼前的题,我觉得可以把眼光放开阔一点,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正如武汉文科学霸肖和所说,对自己的能力有明确的认知,摸清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看起来“并不费力”,学习效率却很高。
跨学科学习,是孩子必备的综合素养
比起埋头刷题写作业,这些学霸也会花时间做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事情。
华师一附中理科学霸龚然,是“填词”达人。
“腰间弓,匣中剑,埃蠹封。何极此耻,玉楼歌舞怎敌戎?多少妍皮痴骨,漫道北群不复,却识燕环通?拂拭楼兰斩,关山晓月中!”
(龚然)
这首豪气万千的诗词《水调歌头》,就是龚然所作。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小爱好,能让龚然放松心情。
除此之外,龚然还善于发现各学科背后的美:“我喜欢钻研数、理,体会逻辑思维之美,也喜欢传统文学背后的结构美和意境美。”
龚然还是一位动手达人。她设计的3D打印作品《可循环使用环保外卖盒》,获得了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二等奖。
还有《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武亦姝,这次又因高考成绩上了热搜。
被称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是今年的上海理科学霸,即将就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就在毕业前夕,武亦姝还为母校复旦附中填词创作了一首《红墙边》:
“时光今晨忽然悄悄来叩我门,说将要起航,一切可都收拾妥当,我慌忙起身,细打点行装,一共恰好是三年长……”
(武亦姝)
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尝试,其实就是让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感受世界的可能性。
类似的还有四川理科学霸吴亦晨,在日常学习之外,还自学了西班牙语、法语,曾经拿下过两个省学科竞赛奖。
学习不局限在课本,开阔视野很重要
观察高考学霸们的学习生活,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学习机器,而是有丰富的兴趣爱好和才艺。
他们高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培育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滋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杨晨煜)
最近连续两天刷屏的广西高考学霸杨晨煜,数学英语双满分,只有语文和理综各丢了10分。
在接受采访时,杨晨煜的妈妈说:“他从小喜欢看纪录片,对科研感兴趣。”
杨晨煜的班主任也称赞说,杨晨煜兴趣爱好广泛,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学霸。
为了追求个人爱好,这些高考学霸基本不会把时间花在补习班上,而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江西文科学霸邱瑞昆,英语只差一分满分。在学习之余,邱瑞昆经常打球,还会表演英语话剧来放松自己。而他流利的英语口语,也为话剧演出增色不少。
四川成都树德中学的理科学霸李彬慠,从小喜爱戏剧。在入学前的英才夏令营演出中,曾经反串演出“贵妃醉酒”。在学校的戏剧节中,改编了京剧《倩娘案》,同时担任导演和女一号“倩娘”。
(李彬慠)
华师一附中的理科学霸龚然,不仅学习自主,还喜欢运动,游泳、跑步都很在行。她还是位旅游达人,跟着父母几乎游遍全国,还去过俄罗斯、越南等地,开阔了视野。
这群高考学霸有很明显的共同点:
1、阅读和爱好极为广泛;2、不再是乖乖听话、死读书的学霸; 3、有个性、有主见、有探索欲;
4、自律、有趣、心态好。
在这群高考学霸身上,再次感受到了:成长比成功重要,健全人格比考试分数重要。
今天绝大多数学霸,他们思想独立,兴趣丰富,目标感强又擅长管理自我,即使卸掉学霸的身份,也依然是值得父母骄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