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欠孩子一堂爱情课
文丨尹依依
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
定居英国的华人心理学博士
今天是七夕,中国的情人节。我们是老夫老妻,但今天还是要说说爱情这件事、这堂课。
学了心理学又当了妈妈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父母间关系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 其实他们天生就有感应器, 特别是对父母间情感流动状态,看似懵懂的他们, 能够感受很多。
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情商和共情力,就我家小公子而言,他非常开朗,且懂礼貌,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我和我老公——大头先生间的默契无意间已给儿子加了不少分。有人说,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相爱,深以为然。
“大声讨论”被误会为“不再相爱”
我和他爸约法三章
父母如何处理伴侣关系, 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份爱的模板——小公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我和他爸就默默在心里刻下这句话,每一天,我们彼此之间的沟通、相处,都将是小公子今后情感生活上的GPS, 虽然看不见, 却将无处不在地影响他。
特别是夫妻如何在孩子面前合理科学地“吵架”——这件事,绝对要划重点对待。
还记得在小公子择校的时候,我和他爸第一次起了巨大争执,我偏向私校, 他爸则觉得公立学校竞争力会更强,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大事,我们 双方各执一词, 讨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谁知道,小公子早已走到我们身边,忽然偷偷拉了一下我的衣角,说,“妈妈, 你和爸爸为什么这么大声音说话? 是因为你不爱爸爸了吗?还是因为我不乖?”
他顿了顿,又说,“你们这样吵架我有点害怕。”
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责之心涌上心头。想想平常,我和他爸因为一些小事情龃龉几嘴,可能从没逃过他的眼睛。在体验周围环境上,他远比我想的要敏感。我和他爸都安静不再“争吵”(其实也就是讨论得激动了点),我们还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呢,原来他早已像一块海绵,在疯狂吸收着身边的世界。
至此之后, 我们有事没事,就找机会告诉小公子,爸爸妈妈之间也会不开心或者吵架, 就像他和其他小朋友之间,会闹别扭一样,但这是爸爸妈妈有一些问题要沟通, 和小公子本人完全没有关系, 他永远是最棒的儿子! 而且,爸爸妈妈吵架之后会很快和好, 依然是彼此的“好朋友”。
而我们夫妻之间也约法三章:
争论不可避免,但是要正面面对,而不要互相漠视或者逃避;
在发生矛盾时,要就事论事,不准翻旧账;
不准口出恶言,保持互相尊重。
冲突无法避免,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但在如何面对和解决冲突上,我和孩子他爸还是觉得我们该给小公子做个榜样,毕竟,如何在冲突中保持理智, 是情商的最高体现之一。言传的效果远不如身教。
2007年,心理学家Morris和他的同事在一个研究中发现,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的话,不仅会让孩子不懂如何有效温和地和外界沟通,还可能会造成孩子行为上的各种问题,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无法控制情绪甚至有暴力倾向, 我们庆幸于早早意识到这一点,以免对小公子造成无法逆转的坏影响。
父母努力让对方快乐
是家庭最强保鲜剂
小公子作为一名小男生, 对爸爸有着天然的崇敬,更特别看重父亲的意见, 经常会缠着大头问东问西。 有一天,他在和同伴女孩子一起玩耍之后,问他爸爸:“爸爸, 我比她要高, 是不是代表我也比她勇敢? ”
他爸就回答说:“ 当然不是, 身高并不代表勇敢。 女孩子有时候会比男生勇敢很多, 也会比男生聪明。 比如妈妈, 就很勇敢, 也很聪明啊。”
小事里看三观, 孩子他爸经常有意无意地向小公子表达对女性的尊重,我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他们嘴巴里的“独立女性担当”。
孩子他爸是在英国长大的ABC,虽然来自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 但在经营夫妻关系上, 我们的观点总能出奇一致, 这可能也是源于各自的成长环境。
他的父母是第一代来英国的移民, 每日里辛苦劳作,只为了能在异国他乡扎下根基,对孩子的要求基本就是——听话、读书、光宗耀祖。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的父母经常吵架。 而我从小父母离婚,我在亲戚家里借住, 十六七岁独自来英国读书, 对父母的印象也是定格在不断的争吵上。
两个人彼此并不算太愉快的成长记忆, 却教会了我们夫妻间情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我们从不吝于表现出对另一半的欣赏和尊重——这一点,当然仰赖于夫妻间是真的兴趣相投,有颇多共同语言。
作为妻子,我非常感谢孩子他爸对家庭的坚持和付出,特别是在我从全职公关工作上辞职,重修心理学时他对我的支持,作为母亲, 我非常希望小公子能继承到父亲的风度、正直和善良,还有他缜密的逻辑能力(毕竟是帝国理工的航空工程博士),这些虽然平常不会挂在嘴上,但孩子他爸心里都知道,同样的, 我相信,孩子他爸,也能从我身上看到各种优点。
我们彼此尊重, 同时努力让彼此快乐并且无条件支持对方,15年过去了,我们最初的激情,已变成更深的友情和更重的亲情, 这些共同构成了小公子的成长环境。
再久的夫妻,也别抛弃仪式感
好父母无须24小时待命,我们当然关爱儿子,但我们绝不会忘记滋养自己的情感。
我们偶尔单独出去看电影、 吃饭、约会,每天谈心、 分享意见, 保持沟通。 生活里的一点点小事, 日积月累就能给我和小公子带来莫大的安全感, 比如说每天固定的电话, 基本不应酬固定回家晚饭,事事以家庭为重, 凡事有商有量等等。
这和国内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理念中父亲更多需要在外面打拼的角色多有不同, 在英国,整体社会都一直倡导父亲回归家庭, 自打小公子出生, 他成长的每一步,孩子他爸都是亲历亲为, 一步也没有错过。
从他身上,我看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 更重的是在情感上。
当然, 我很珍惜我的幸运, 同时也明白每段感情都有着高低起伏和各种困境。不可能每天都相敬如宾, 但请努力做到彼此尊重。 七夕来临之际, 更请珍惜身边的爱人, 因为父母相爱, 就是孩子成长中能收获到的最好的礼物。(完)
“爱情”这堂课
“爱情”这个课题恐怕摸索一生都难参悟得透,但从孩子小时候,就潜移默化地将一些健康的爱情观分享给他们,却可以尽量减少孩子将来遭受“低爱情商”导致的挫折。
今天学院君和您分享5部经典的爱情纪录片,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带领孩子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家长一起观看也会有大不一样的感悟。
*每部影片下都附有播放链接,复制到浏览器里即可打开观看。
1、《英伦浪漫史》
A Very British Romance With Lucy Worsley
言情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浪漫的一笔。本纪录片一共三集,分别讲述乔治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和一战二战期间的爱情故事,最终走向无差别婚姻,财富身份地位不再是人生伴侣的选择的必须条件,浪漫爱情最终胜出。每一集都能让人勾起那些经典爱情作品中最动人的情节。
比如说, 主持人重新演绎了一番《简·爱》中那段“我们在上帝面前平等”的话,至今看来,还是值得每一个人为之震撼。看着剧中还原了原版小说的甜蜜情节,会有一种特别燃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浪漫与爱情的不可思议之处,有着难以言喻的力量。
观看链接:
2、《动物之爱》
Animals In Love
恋爱并非人类的专属品,动物王国里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有趣而醒目的求爱大作战。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袋鼠的求偶过程、招潮蟹的“音乐演出”、缎兰亭鸟的求爱方式,还能看到欧亚攀雀、水栖鸟类如何为爱而战……
就在一个个镜头里,我们了解了这些动物朋友们的起居,彼此的相遇、相恋,孕育和传承。一草一木一喙一羽,清新而隽永。
观看链接:
3、《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这是一部来自韩国的纪录片,男女主角是一对韩国普通的老夫妻,爷爷叫赵炳万,98岁。奶奶叫姜溪烈,89岁。爷爷从小家里穷,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日子过得很辛苦,然后就入赘给奶奶家。那年奶奶14岁,爷爷23岁。一过就是76年。
奶奶生气的时候,爷爷会偷偷跑到路边采一束野菊花送给奶奶,后来爷爷生病了,奶奶不敢关灯,坐着守着爷爷,在爷爷的一再要求下才慢慢入睡,等奶奶睡着了,爷爷在边上叹息着轻轻抚摸奶奶的脸。
观看链接:
4、《依然爱你》
Still in Love
本片把镜头对准了好几对相伴走过一生的老夫老妻,听他们侃侃而谈自己的爱情故事,有的青梅竹马,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就是刚好碰上了就走到了现在,年轻时他们也没那么完美,也忙着出轨,也忙着吵闹,但相伴走过一生,他们已和彼此成为一体。
年轻时,爱情是旺盛分泌的多巴胺,但随着时间的沉淀,爱情会开始加入更多元素——陪伴、责任……而恰恰是这些让我们老有所依、无怨无悔。
观看链接:
3、《20世纪举世瞩目的爱情》
Great Romances of the 20th Century
上个世纪30至50年代,是传奇恋爱史的黄金时期,产生了很多轰动全球的爱情故事,它们一方面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却因受全球瞩目,在压力下不断挣扎。
本纪录片共7集,揭开当代7段伟大的爱情故事背后的秘密:
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的故事,这段婚姻曾被视为一段政治联姻,面对总统丈夫的花边新闻和混乱的私生活,杰奎琳对内对外都在拼命地把握分寸;阿根廷第一任总统胡安·裴隆和妻子伊娃的故事,伊娃从底层一路走上富贵乃至贪污之路,最终成为阿根廷的第一夫人,是出于爱情,还是出于野心?
有好莱坞的绝配——伊丽莎白·泰勒与李察·波頓,影史上第一对奥斯卡影帝影后夫妻档——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维尔。
从未曝光的片段,为你一一揭露这些爱情如何由诞生、盛放,最终走向不同的命运,聚光灯刺眼的光芒底下,是更脆弱和焦虑的人心。
观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