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 少年商学院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文 丨斯明诚    编辑丨黄晔

本文授权自:外滩教育(TBEducation)

 学院君说:择校一直是父母们的心头大事,很多父母为此感到焦虑和纠结,我们曾经在《她用统计学原理根治育儿焦虑,放下择校压力与牛娃心结》中与大家讨论这一问题,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十五年的国外爸爸,他分享了为孩子择校的“揪心”经历,希望大家看完会有所收获。

谈到教育和择校,上海站在一个国际城市的高度,充满了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论。市场上秉持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标榜不同的卖点的学校比比皆是。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5年的英国人,和两个孩子的父亲,我想从大女儿的择校经历谈谈我对教育的一些认知、焦虑和纠结。

我两个女儿都出生和成长在上海。大女儿从普通的民办幼儿园,到民办学校的双学籍中西融合课程,再到英国人开的国际学校,这种种选择和转变背后,透出了很多的无奈和纠结。

很明确的一点是,我很想让我的两个女儿享受到我所接受的西方教育的所有好处。但同时,我也非常期望她们的中文学习能够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我在中国已经生活和工作了15年。这期间,我曾经学习过古文,也试图钻研先秦的诸子百家和宋明理学。最近7-8年间,随着我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学习,我越发认识到中国文化和文字的精妙、复杂和博大精深。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虽然我一直在努力,但感觉我的中文总是很难再上一个台阶。我总觉得,这是因为我20多岁才来到中国正经八百地开始学习中文。中文好像永远无法进入我的血液和骨子里。

很微妙的细微差别我很难抓住,很深层的意味我也经常get不到,微信朋友圈的很多网络新语言我也经常是一头雾水。

这些经验促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建立中国文化、文学和思想的牢固根基需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抓。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我的两个女儿应该去上中国人开办的学校,虽然不一定是公立学校,但起码是一家本地学校的国际部或者双语部。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女儿进了双语学校中西融合班

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国际学校也开设中文课程,送到国际学校一样可以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接下来,我就讲一讲在我眼里,中文和中国文化应该怎么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掌握中国文学和文化从来都是一条艰辛之路。而每一位中国父母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书山之路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认字。而要认识最基本的一些汉字所面临的难度要超过认识英文单词的难度。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这是因为中文是象形字,不是拼读出来的,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记忆和练习书写。只有熟悉了间架结构,笔画顺序,字义和读音,才算掌握。而这种靠记忆的学习方法和现代西方的学习模式是不完全兼容的。

这一点听起来好像毋庸置疑,不需要我在这里再啰嗦,但是恰恰这一点却经常被忽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中国文字和文化的方式所塑造的。为了让孩子达到基本的识字水平需要强加给他们一种特别的学习方式。

“死记硬背”在西方是一种早就过时了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中文学习来说,这几乎是唯一的方式,要想学会几千个汉字不用这种方法是不行的。如果有人说他们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我觉得都是“自欺欺人”。

我认为“死记硬背”不但对于学习汉字是很必要的,对于掌握中国文化传统,培养丰富和深刻的文学赏析能力也非常必要。

用“古文观止”举个例子,中国的学生只有通过背诵才能发展出内在的对于那些伟大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培养他们的遣词造句的优美性和精确性。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死记硬背”在我的词典里并不是贬义词,我认为必须且必要。我一直很欣赏中国的基础教育,因为它非常重视打基础。

中国的本土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对于教授汉字和中国文化是非常有经验的,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非常有帮助。

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是我的一己之见,我相信,很多选择了“国际路线”的家长,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在国际学校里的中国孩子的中文水平,永远不可能赶上公立和民办学校里的孩子。

有的父母也许会自我开脱说“他们的汉语水平达到日常所需就可以了”,或者“他们的中文达到这个水平就够了”等等。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我下定决心,我的孩子一定要走中国的教育体系。

有意思的是,反而孩子的妈妈,我的中国太太认为孩子们应该去上国际学校,多有趣的角色翻转。认识我的很多朋友和孩子家长们都开玩笑地叫我“虎爸”。

就这样,大女儿的求学之路从离家5公里的一所普通的民办幼儿园开始了。

她是园里唯一的一个混血小孩,完全享受“国民待遇”,也经过了很多不错的锤炼,比如冬天基本不给空调,只有室外温度低于5度,或者午睡的时候才有短暂的供暖,所以冬天在屋子里也都穿着羽绒服和羽绒马甲。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有一年圣诞节爷爷奶奶从国外来探亲,孩子从幼儿园回家,手脚冰凉,我们还开玩笑说,这样孩子会更坚强。幼儿园的管理和师资都算中上,孩子挺开心,我们也算满意。

中班的时候就开始在幼儿园学习沪教版的珠心算(我这个爸爸迷信一切中国传统的东西,感觉女儿会打算盘真是好神奇,我好自豪…)还有拼音,课外去公文式学习了一些基本汉字。

虽然我也斗胆想把女儿送到家附近的公立小学,就是那种前面两三个字一样: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一直排下去的公办小学,感觉这样女儿可以受到原汁原味的体制内教育,既能学好中文,又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在很多作业的压力下,变得心智强大。

但后来我还是和太太达成了妥协,担心女儿在40多人的班里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最后选择让女儿进了一家民办学校的中西融合班。

在2016年的秋天,上海有2所民办学校第一次推出了中西融合班,这两所学校都有10-20年左右的办学历史,在上海的民办排名当时都能排个前五吧。融合班作为西方和东方相遇的地方,给我们这种纠结的家长提供了“脚踩两条船”的机会。

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因为太难选择,不想完全放弃体制内这条路,也许孩子不那么早出国,还需要中考、高考呢?所以相对于国际学校,中西融合提供的双学籍将选择的时间点又推后了几年。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和其他家长的相同之处在于,我们什么都想要,东方和西方教育能够提供的所有好处,我们都不想舍弃。中西融合恰恰迎合了这种在东西方间很难抉择的市场需求,所以报名和考试的竞争异常激烈。

在家长说明会上,目睹很多家长用计算器快速累加出每周的中文课程和英文课程的比例,提出各种问题,大部分都是希望英文的比重大些,而我恰恰相反。所以我感觉很有意思,越是自己缺的,越希望孩子得到。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大女儿16年9月入小学,转过年,到了17年的三四月份,我和我太太就决定把大女儿转入一家英国人开的外国子女学校。这当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

说老实话,问题并不在于她的第一家学校,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家长。对于本土学校的作业这件事情,我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本来融合课程就是两套课程都要学,美国的教材和沪教版同时开弓,所以作业量可想而知。

而我自己对于中国的教学体系和大纲也非常不熟悉,所以不像其他中国家长,我感觉自己严重使不上力,在作业尤其是中文课程的作业这件事情上,很难帮上忙。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尽管我的中文读写还算不错,但是和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家长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只好经常请教“纳米盒子”。本身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还在养成中,量大加上磨蹭,经常作业做到九十点,搞得我和我太太身心俱疲,投入很多,大人和小孩的睡眠都变少,越来越焦虑。

另外一件我觉得非常困难的事情就是让人抓狂的快节奏沟通。微信是如此神奇的工具,大大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信息传递的速度令人难以置信之快。

班级的父母微信群热闹的一塌糊涂,班里每天的大小事,别人家的娃在做什么,上什么特长班等等信息恨不能从屏幕里溢出来。哪怕一位父母的小抱怨,都可能会引来严重的共鸣,引发一场愤怒之火。

因此,群里经常很快就是几十条上百条消息,让我完全失去爬楼的勇气。所以经常会发生我和太太错过家长会,或者学校的重要活动的事情,还经常会被别的家长追杀着缴纳班费,礼物份子之类的。

此外,班级微信群还要承担部分提交和点评作业的功能。大女儿在融合班的半年,经常是5点一出头,应老师的要求,其他家长就已经把孩子的预习,朗读之类的作业发到微信上来了,老师的点评也会散布其中。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而这时距离我和太太回家至少还有两个多小时呢,孩子没有手机和微信,种种录音录像的程序只好等到爸爸妈妈回到家。所以,这样的生活就是两个字:焦虑。

要跟上微信的节奏,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我终于决定眼不见心不烦,经过一段时间的疲于应付之后,对于家长微信群和家校微信群基本选择不看了。重要的事情就等别人来找我吧,到时候就托词我的汉语不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肯定为孩子的教育牵肠挂肚、焦虑纠结,但是这种焦虑和担忧经常会变得过分。微信,虽有万般好处,但是肯定不是一个鼓励冷静和深思熟路的讨论的地方。

往往是那些走偏执路线,那些有大把的时间的人,他们的发言和声音会被听到,而不是那些真正的专家和真正懂的人。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学校和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

出于非常好的动机,我女儿所在的第一家学校在所有可能的层面上都尽全力让父母参与其中。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所谓的“开放教室”。当排到我这拨家长的时候,我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坐在教室后面来观摩我女儿一个上午的上课情况。

我本身也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带着教育者的帽子,我认为肯定有些事情可以做的更好些。但是总体上来说,一上午的教学活动还是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我看到一群非常年轻,充满了活力和激情的老师们。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但是那天晚些时候的家长微信群里的讨论,却充满了吹毛求疵的言论。很多批评之间又互相矛盾。

有些父母希望老师更严厉些,有些希望课堂气氛更活跃,更有趣。不同类型的孩子,当然也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需求。每个父母关注的都是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

学校崇尚很多西方教育的做法,会有很多project和各种主题节日,例如国际日之类的。基本每一两周孩子就要完成一个项目,例如回家需要做关于动物、植物、国家等等的海报。

孩子需要调研,写写画画,但是以一年级孩子的水平,很多事情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所以我们经常这样度过周日的傍晚和晚上:很晚了,我和太太还在焦虑地打印,写写画画地帮着孩子做project。 有时太晚了,就只好让孩子先去睡,自己帮孩子搞定。

学校的各种大小节日和演出之类的事情,老师给大家编完小组以后,就很放心地让家长们各自发挥18般武艺了。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我几次抽时间到学校参与小组排练,争取为我们团队挣得荣誉。看到很多家长真的是好拼好拼,全然不顾工作和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时间精力、聪明才智和人脉等。我真的是自愧不如啊。

我在这里需要再次声明的是,我并不是在批评家长们之间互相交流,或者学校和家长,通过微信渠道的家园共建。

我只是想说,这件事情不适合我。我阴差阳错地也成为了家委会的成员,作为里面唯一的一个西方人和少数的几个爸爸家长之一,我总是感觉很难融入父母群体。

作业帮不上,微信跟不上,对于家园共建持保留态度,又很难融入很拼的父母群体,半年下来,我们最后的结果肯定不怎么样了。

这个过程中我也观察到,学校在很努力地倾听和调整,毕竟是第一年的中西融合实验班。但是学校在迎合父母的过程中也很难保证不迷失方向。

最终我还是承认自己在监督和辅导孩子的作业方面感觉非常吃力,并且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与其是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监督我女儿做作业,倒不如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散步,一起讨论和聊天。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我并不是说作业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好的,而是觉得学校有责任确保孩子要做作业。而学校竟然用布置作业的App,把作业发布给家长,孩子要等着家长打开APP,才知道自己的作业是什么。如果学校和孩子对作业持这种态度,那最后当警察,当传递员,当辅导员的角色就落到了家长身上。

我认为这时就出了问题,要不就是作业太多,要不就是作业不当,作业失去了本来的作用。作业的目的并不只是说要在学校之外额外加码,而更应该是鼓励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我前面不停地强调,学好中文,没有捷径,只能不停地练习和背诵。为了学好汉字,一定要有足够量的抄写和复习,所以这方面的作业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问题出在其他类型的家庭作业。刚才提到的调研项目和海报之类的,没有父母的帮助,或者如果父母不亲自帮助,一年级的孩子不可能独立完成。

所以半个学期下来,我感觉到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环境,最终,经过了很多纠结和思考,做出了把她送到国际学校的决定。

教育,没有唯一和普适的答案

我想强调的是,我的这些做法和想法其实都是为了我的女儿,为了找到更适合我女儿的学校和环境,如果换了别的小孩,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因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小孩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也意识到学校的选择也是双向的。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如果我的女儿在她的第一所学校里面比较拔尖的话,也许她现在还在那所学校。每天的计算小超市,3分钟内能否作对60道口算题,还有每天的汉字默写,如果她都很厉害的话,也许我们会认为第一所学校还是适合她的。

但是我们的问题是,为了让她跟上所有这些测试,还要完成所有的项目和课外任务,肯定需要父母当中的一个人竭尽心力地监督,辅导和强迫。我和我太太各有分工,也都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逐渐开始迷失和发问: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这真的适合我们小孩的么?

小孩的阅读什么时候能排上?

小孩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出去野跑和参加团队体育项目?

小孩对于世界的兴趣和发问,父母的引导和谈话,什么时候能挤进孩子醒着的时间?“爸爸,我有一个问题,xxxxxxx?”, ”你的作业看来到10点也写不完,等有空,我给你解释哈,等有空,我们一起看纪录片哈。” 但是永远都没有空。

我是学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所以非常希望能系统地在西方的文史哲等领域对女儿进行启蒙,教授给她我热爱的那些人类文明史的精髓。但是在这种一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的环境里,大量的作业和项目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我的博雅教育的计划根本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将她换到了一所英国人管理的纯国际学校。我感到了一种挫败:曾经信誓旦旦,决心万丈。但是到头来,我还是投奔到我熟悉的体系和环境里去了。

现在我女儿在新学校也已经大半年了,目前看来这次转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新环境非常适合我的大女儿。尽管学校给孩子的压力变小了,中文学习也肯定赶不上她原来学校的水准(这一点说实在话,我一直都很焦虑,现在也还是很焦虑),但是我可以说的是我大女儿在这个环境里如鱼得水。

她现在更自信,更合群,有了更多的笑声,每天都很爱去上学,每次长假结束时,都很盼望着回到学校。我也终于可以施展我的专长,开始正儿八经地实施我的西方博雅教育的宏伟计划了。

半年下来女儿对于希腊文明有了概念,开始学习拉丁文,英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提升,也开始通过一些艺术类的纪录片来了解西方艺术。她参加了校队,英式女子篮球经常周末会去打校际比赛,学会了游泳,爱上了图书馆,每周借回一大堆书,一个周末的下午可以读完3-4本书。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她的新学校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做得很棒。以前阅读总是要逼的,但是现在她已经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不吃不喝,忘我地阅读好久。这一方面是老师的课堂在阅读方面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另外一方面是孩子被鼓励去图书馆阅读和借阅,还有就是身边同学的影响。

但是上面谈到的阅读的巨大进步仅限于英文,学校对孩子中文的要求确实是下降了,汉字学习也没有以前的学校那样扎实了。主要是因为学校采用英国的教学大纲,所以阅读的重点肯定是英文书籍。孩子不愿意读中文书,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一定是拿起英文书来读,而不是中文书。

有时我觉得也许我们歪打正着地走了一条还不错的路。先让孩子在普通的民办学校接触到体制内的语文课程,建立起好的习惯和高标准,然后转到了更自由的英国体系。

但是有时我也在想,如果我让女儿在第一所学校再咬紧牙关坚持几年,也许结果也会很不错呢?

生活没有如果

教育充满了选择

 

我还有一个担心,就是觉得在这样一个50%以上都是外国子女的国际学校里,她和本土学校里的孩子们是隔绝的,这种象牙塔的环境,是否使她失掉了真正扎下上海之根的机会?上海毕竟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城市。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

女儿在上海择校的折腾经历浇醒了我:一位老外的教育反思日记我个人的经验也许表明,在上海,也许对于孩子教育的选择困惑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困惑之一了吧,困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国际家庭,也可以说好像选择又多了一点,所以可能就更困惑和纠结了。

但是我可以不困惑地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没有唯一的和适合所有人的答案。

 在本土的体制内取得成功需要坚持、韧劲和学生的较强的竞争意识,还有父母对于学校作业和项目的全力支持和投入。

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要想成功,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例如父母的期望有多高,父母重视哪些方面,孩子的优势等等。起码在我大女儿目前的这个学习阶段,我认为我帮她找到了合适的学校和成长的环境。

但是关于择校,这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情,对于我,和我的太太还有我的女儿择校,转校都是一件完全按照自己的情况和感受去做出选择的个体案例。

我的二女儿的情况也许会是完全不同的。她有完全不同于姐姐的性格-非常坚强,非常有主见,所以就更不情愿听从指挥。她现在还在幼儿园小班,所以我现在还没有固定的想法她到底应该去哪里上小学-也许她会踏着姐姐的足迹,进入英国国际学校,也许不会。

但是我作为父亲能做的,就是密切地关注她,相信我自己的判断,尽全力做出对于她,对于我,和对于我的太太正确的选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