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读完2000本英文书,超级学霸给孩子阅读的7个忠告
文 | Vivi
转载自公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学院君说:今天我们分享文章的主角,是一个从小赴美、一直读书到研究生的华人学霸。他的阅读量巨大,虽然是被动的——妈妈从他到美国开始,就给列了一份长达2000本书的书单并且之后不断补充,帮助他在美国教育环境中保持优异的学业成绩与见识。这位学霸名叫木雁,今天,少年商学院特意邀请木雁老师就英文阅读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相信对每位家长朋友会有所启发。
两岁时全家赴美
从“被迫”阅读到主动和书交朋友
小时候,像我这样的孩子被别人叫做“latchkey kid”,特指父母都在上班,脖子上挂着家里钥匙独自回家的孩子。当时,爸妈还不是很能够融入美国的社会环境中,我的邻居也都是军人出身,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家里还未像现在这样普及电视和网络。于是,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让我不得不待在家里,用看书来打发时间。
因为我的妈妈在图书馆工作,所以她常常会把馆内定期需要回收处理的旧书挑一些带回来给我读。简·奥斯汀、查尔斯·狄更斯……英文文学专业出身的妈妈专挑这些名家经典,使得小学时的我已经开始读高中生的书。最开始,就像很多美国家庭的父母一样,她也会读书给我听,帮助我理解书中的故事。
但有时候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出于无聊,我也会自己一个人一遍遍地硬啃这些书。第一次看懂三成,第二次看懂一半,慢慢地才全部理解。所以,小学时的我可以说是“被迫”阅读。
有意思的是,当时我妈妈选书的高标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反而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对男孩子而言,简·奥斯汀实在有些乏味了。于是我就经常会偷偷地读一些在她看来没什么价值的小说。现在家长们耳熟能详的Goosebumps(鸡皮疙瘩系列丛书)、《魔戒》等等,都是我小时候背着妈妈偷偷读的。
也正是这些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日后对文学的理解,甚至价值观。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魔戒》中的甘道夫,长大后回过头来重读,才体会到了他背后蕴含的贯通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寓意。读得多了,自然就会发现书本中那些相似的“试金石”,大多数书中普世的人物性格、行为逻辑,都能轻松地加以理解了。
在此过程中,书本渐渐成为陪伴我成长的好朋友。书中的角色、作者的思想,是和我精神交流的好伙伴。
概括而言,爱上阅读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现在回顾这段经历,让我对孩子的英文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
培养阅读习惯
小心不要走入这两个误区
家长们可以自检一下,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方面有没有踩过这两个雷:第一,入门太难,第二,方法枯燥。
其实,美国教育中一直倡导,孩子七年级以前都应该按照兴趣读书,名家名作并非必读。在具备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譬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试着读四五年级的书。但一定记住,切莫抹杀兴趣。
谈到阅读难度,就会涉及一个概念,就是美国的分级阅读。大家熟悉的蓝思、AR和其他美国的评估体系,其实标准普遍比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低。这是因为,亚洲国家更注重通过阅读获取英文学习的能力,而在美国,阅读则更倾向于一种培养兴趣和学术方向的方式。所以欧美国家有非常多关于动物、环保、天文、科学等方面的儿童启蒙书。
事实上,蓝思、AR都是面对高中甚至成人的评估体系,尤其二年级以下的孩子测,结果并不一定准。这两个评估体系都是用算法公式化地得出分数,对孩子的情商、认知水平以及书籍的话题并不在考虑范围内。譬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从语言上来说当然是简单的,但其中关于生存与死亡的议题,却不是小孩子能够理解透的。
很多中国家长都无意中把孩子的英文阅读的门槛提得太高,以为只要是童书就可以读。譬如Dr.Seuss(苏斯博士)系列,其实主要是美国二三年级的孩子读的,虽然看上去是生动有趣的图画书,但语言和故事节奏并不如看起来那样简单。
那么,怎么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呢?孩子在不同阶段可读的书成千上万,但真正能够激发阅读兴趣的就那一些。建议父母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书。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则需要多多观察孩子在阅读以外有哪些兴趣。若孩子喜欢去动物园,就买一些生物方面的书,试试看。就算孩子不感兴趣,也不必勉强。一切都在摸索中,家长们要学会慢下来。
其实阅读方法的核心也离不开“兴趣”二字。我见过不少家长,用传统的老办法,让孩子把书的段落背下来,或者关起书本复述,甚至抄书。这些方法除了打压孩子的阅读兴趣,没有太多真正的益处。
如果孩子第一次读一本书,只理解了一两成也没关系。只要家长不逼着做这些枯燥的练习,过一段时间,他们自然会回到那本书中去,一点点慢慢读透。
关键在于,书本对孩子而言,是什么样的存在?是无趣的任务、死板无生命的东西,还是一个陪伴成长的朋友?我见过太多中国孩子,仅仅把读书当做汲取知识的工具,读完学完就扔到一边,开始读下一本书。这其实才是对书的辜负。
三个阅读关键期
帮助英文阅读事半功倍
很多家长应该都听说过Common Core(美国共同核心标准),通俗点理解,就是美国多数州实行的“教学大纲”。在这套标准中,学生的阅读关键期被划分出三个阶段:K-3年级、3-7年级和8-12年级。
K-3年级的核心任务是预备阅读,需要父母参与,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让他们明白读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一阶段主要是自然拼读(Phonics),帮助孩子愿意说,不因发音不准而不敢说。书的封面、封底、故事节奏、主角配角……都是应该介绍给孩子的基本概念。这些细节能够帮助孩子以后不论读什么书,心中都有一个基本框架,是必须的基本功。
3-7年级,孩子开始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这一关键期是美国学生的里程碑阶段,通常如果在三年级的考试中达不到一定的阅读水平,就需要复读了。这是因为,四年级是学生独立阅读阶段的开始,他们需要自己读以小说为主的章节书,一直到七八年级。
8-12年级,阅读这件事慢慢转化为学术学习的一部分。如果说此前是要求孩子学会阅读(Learning to read),那么在这个关键期,便是通过阅读学会学习(Reading to learn)。具体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熟悉度,语言、词汇量、速度、语法都打好了基础,于是就要开始读一些不太易读的文本了。不论学生擅长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去读科学、历史等非小说读物。换句话说,高中阶段就是用你在前两个关键期积累的英语能力去学习其他你尚未解锁的学术知识。
关于Common Core这套“教学大纲”的各项指标与要求,家长们都可以在其官网(www.corestandards.org)上追根溯源,在此不做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像中国传统课本中那样刻意的“知识点教学”,而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风暴出对于某一事实的思考和质疑。
例如美国二年级的课文里,有一篇文章讲述了19世纪一桩著名律法案件。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是要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应该相信所有的报纸和媒体?美国教育很早就将对于事实或所谓常识的怀疑介绍给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而这也是贯穿教育始终的一个能力要求。
可以说,阅读即思考。家长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孩子在阅读中收获了哪些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考方式,而不仅仅纠结于学单词和语法。
能不能读“闲书”?
中美教育的观念大相径庭
在孩子的三个阅读关键期中,主要会遇到两种文学作品的类型:Fiction(小说类,或称虚构类)和Non-fiction(非小说类,即报纸期刊、科普文章等)。要我说,两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阅读。家长们常常疑惑的一些问题,譬如遇到不会的单词要不要查,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两种阅读中也是截然不同的。
我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中国孩子被勒令禁止读“闲书”。读书固然重要,但对于“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家长们却另有一种标准。通常我们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却是指那些对学习有用的书,能获得可见知识的书。家长们自己小时候可能也经历过偷偷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日子。
这一点上,美国教育不太一样,他们非常重视孩子初期的小说类阅读。出于特殊国情,孩子在上学时候接触的同学可能与自己的种族、背景完全不同。而小说阅读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学会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感受。所以,建议读小说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尽量不要查,以免打乱你对故事理解的情感节奏。
另外常常被中国学生忽视的是小说的作者、写作背景等信息。我问过很多中国学生他们最喜欢的小说,都能说出《1984》、《了不起的盖茨比》等耳熟能详的书,但一问到作者就答不上来了。其实关键还是第一个阅读关键期的基础没打好。要知道,一本值得读的优秀小说,通常不是为了娱乐写就,而是带有表达作者思想的需求,这些都和其社会环境、成长经验密不可分。
如果观察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读书不是建立在对词句的逐个理解上,也不一定需要全面的英语环境或大量的单词基础,而是对文化的全面吸收。简单来说,也就是对一本书背后的故事挖得多深。
如果说读小说是感受,针对非小说类的书籍则更倾向于理性分析。譬如一篇科学文章,遇到单词不懂需要停下来查,否则会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另外,非小说读物更多地承担了支持孩子将来学术方向的功能。美国有很多给孩子科普律法、天文、生物等专业的启蒙书,孩子也可以通过英文阅读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
更形象地说,读小说就像吃一道菜。通过品尝,你回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菜的味道,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丰富了你的情感认知。读非小说则更像开一间餐厅,吃每一道菜都要解构其背后的工序,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相信掌握了这一点,孩子和家长自然能够懂得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