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 少年商学院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每周日“精品推荐”栏目

分享全球创新教育优质资源与方法

有科学研究表明,童年的父爱决定孩子的一生(点此查看详情)。又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概括,到底什么叫好父亲?

我们的观点是——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所谓大格局,至少包括三方面。

一是不拘泥。兴趣广泛,不自我设限。视野开阔,不轻易贴标签;

二是无城府。看事物、想问题深入深邃,但不精于计算更不会去算计;

三是道可道。这是老子的哲学,也有佛教里“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意思。

通俗来说,就是凡事不急于求成或想着通过什么方法或技巧达到什么结果,而首先从事情的“因”入手,看出发点是否错了或有偏差。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所谓小日子,也至少包括三方面。

一是有自己的一方世界。互联网时代,这个世界越是开放,我们越应当有自己安静甚至“封闭”的一处空间。

二是简约而不简单。去除形式主义,拒绝面子文化。享受油盐酱醋,挖掘小幸福里的大满足。大道至简,这里的简不是敷衍,不是潦草。

三是会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要谦卑,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更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外面的场合再塑造什么“责任感”也是海市蜃楼。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今天我们来说说,一个融合大格局和小日子之好父亲的十个维度。

1、陪伴孩子是个技术活

永远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妈妈的陪伴时间要更多一些,但爸爸扮演的角色相比妈妈,“边际影响力”要更大一些。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男人比女人拥有更多的权力。于孩子而言,一旦他感知爸爸相比妈妈的权力更大,那么他受爸爸的影响会很大,哪怕爸爸陪伴他的时间并不多。

这样一来,关于爸爸陪伴孩子,就成了一把“双刃剑”:一种情形是,你陪他的时间虽然多,但可能方法失当,那么对孩子造成的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许多是无形的),会更大;另一种情形是,你陪孩子的时间尽管可能没那么多,但也可能有非常好的“影响”或“效应”。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不少爸爸可能借此给自己很少陪伴孩子找藉口。并大言不惭说“孩子觉得我是个好爸爸啊”,或说:“根据理论,爸爸陪伴孩子,过犹不及。”只能说,这些都是“投机主义老爸”!(点击此处延伸阅读《陪伴孩子是个技术活,永远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2、爸爸对做家务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 

时代周刊曾报道加拿大著名公立研究性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实验。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326名7-10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析家务分配情况对孩子后来职业选择的影响。

结果发现,爸爸妈妈共同分担家务的家庭里,女儿们更有“野心”。她们不容易被性别思维束缚,在择业时更有勇气挑战军官、CEO等传统男性职业。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相反,如果爸爸从不做家务,女儿们则更容易产生男女不平等的潜意识,在择业时,更偏向于教师、护士、图书管理员、家庭主妇等传统女性主导的职业。

很多爸爸天然地认为,做家务和自己无关,只要自己在事业上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就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然而,最重要的,并不是和女儿讨论性别平等,而是需要爸爸们身体力行去实践。(点击此处延伸阅读《爸爸的家务量影响孩子将来的职业甚至一生》

其次,整个社会也需要给爸爸带娃多提供一些支持。从社会的角度,多给父亲一些便利,给父亲留出一点亲子陪伴的时间。

Facebook创始人、新晋超级奶爸扎克伯格认为,父亲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陪伴孩子成长,于是他在Facebook特批了父亲带薪产假,允许他们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可以在家里待上四个月的时间,对的,你没看错,男人的产假也可以有四个月。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另外,爸爸也需要明白,带娃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工作。套用一句台词,事业,我一定争取,对家,我从不放弃!(点击此处延伸阅读《比尔盖茨夫妇的年度公开信:爸爸们,该多做做家务了!》

3、教孩子“顶嘴”

从小懂得为自己说话有多重要

每个聪明的父母都该让孩子尽早掌握说服力。很多人逃避争论,认为这有失修养,但我们的文化,从来就不欢迎“拒绝”,一味保持表面认同,只会导致被动同意或者“办公室政治”,家庭里,大家都崇尚绝对权威,那么最后,孩子连看哪个电视台、买什么东西这种小事都不会和大人好好沟通。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而辩论术,也不是让孩子变得腹黑、尖锐,它只是让孩子高效思考自己的核心观点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尽早学会辩论,能从小养成一种意识,即“表达你自己”远远不如“让对方听见你”来得有效。

每当孩子和他们的小伙伴发生冲突时,我都会提醒他们,牢牢记住你的观点后再去说服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只顾自己说——每次他解决完冲突,我都会多问一句,“所以你的朋友最后认同你了么?”(点击此处延伸阅读《顶嘴是个好习惯,美国爸爸如何教孩子从小懂得为自己说话》

4、适当的“残忍”必不可少

一位36岁的父亲领着5岁的女儿,正沿着人行道走去。比起往日,这一天街道往来的人也不算多,显得相当平静。突然,事情发生了,街上所有的父母都惊呆了。就因为父亲一句不中听的话,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被惹怒了,当众发飙,满脸气得发红,上气不接下气,又是跺脚又是摇头又是尖叫,拽着紧紧的小拳头在空中愤怒地挥舞,眼泪更是一股股地涌出。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闹剧已经上演了,这里瞬间变成了众人的戏场。“观众们”有的背着手有的叉着腰,他们也许在想“你到底对孩子怎么了?”或“你的女儿经常这样吗?”或“嗨!老兄,这可是公共场所呢。你就不打算个想法子制止吗?”

父亲居然从容地离开愤怒的女儿,与女儿保持一定距离并将背随意斜倚在一旁的建筑物上,摆出一副轻松、耐心、不带威胁成分的架势。接下来是继续跟女儿谈话,解释无论是什么让她生气都可以商量,尽快让她平静下来,而且还告诉女儿会给她时间去实现。(点击此处延伸阅读《纽约街头的“残忍”父亲》

5、每个父亲都应该首先是勇敢的

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我有两个孩子,当我发现大儿子从小就比较优秀的时候,我认为是我培养出来的,但当我老二出来,我才发现,虽然教育方法一模一样,但结果却完全不同。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人不可能被培养出来,对于孩子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发现,给他更多的体验。有人说,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母亲,孩子的毅力来自于父亲,所以妈妈们自己多学习,争取给他的智慧做乘法,作为爸爸的也多跟他们出去玩,给他们的毅力做乘法。(点击此处延伸阅读《每位父亲都应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6、辛苦的父亲很多

有趣的父亲太少

关于尊重,孩子两岁半开始就会问一些奇怪的“为什么“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天亮天黑?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

每次孩子问我,我就说,“妈妈不知道,问问你爸爸。”我以为我老公会随便说说什么敷衍一下就好。结果,我听到的是老公给孩子讲地球的自传和公转,但是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的。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我就想,这么小的小孩能听懂吗?有一次,我去日托接孩子,太阳刚要落山,孩子在车后座指着太阳说,”妈妈地球转了,我们看不见太阳了,天要黑了,我要睡觉了“。 那时候,孩子刚三岁。

我回想我老公当时没有忽视孩子的问题,而是认真对待,细心解答,不会因为她年纪小而敷衍她。我这个当妈妈的很汗颜。孩子爸爸带孩子买东西,也会听从孩子的意见,只要不过分不离谱的,爸爸都尊重孩子的选择。(点击此处延伸阅读《辛苦的父亲很多,有趣的父亲太少》

7、亲子旅行是亲子沟通的最佳契机

不管岛内出游,还是出去走走,要带孩子出门旅行,应该要花点时间做准备。

我带孩子去四川顺长江东游之前,先陪她在地球仪上神游。原来台湾这么小,对岸那么大,我们的旅程会跨过好几个省,距离足足有两千多公里。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成都出过许多文学家,那儿是李白、三苏的故乡,杜甫也曾逃难到成都,还结了一个草庐。还有长江这条诗词大道,我找出唐诗三百首,先勾出几首一定要读的诗,向她解释,给她想象。我们还没走长江,已经跨越古今,与今古长江接轨了。

旅游书不是爸爸的专利,地图也要孩子一起看。我们拿起粗粗的笔就在地图上圈圈写写,一生也许只去一次,值得在地图上挥霍一番。看看旅游书,写下最期盼的景点,阔气的标记在地图上。还没出发,憧憬就已经让等待变成一种幸福。(点击此处延伸阅读《超实用!台湾爸爸的假期亲子旅行建议》

8、好父亲注重从小开始

培养孩子的坚毅力

让孩子知道,在13岁以后,自己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从此缺席,只是角色变了——爸爸仍在,但要请你们开始走出自己的路。生命的成长是喜悦的,也可能遭遇痛苦,要相信自己能克服这些难关。

一路走来,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成长的阶段,带着他们体验各式各样的活动,爬山、骑车、环岛、露营、旅行……一直鼓励他们做自己;在孩子遇到困惑时,协助他们、提供信息;让他们自己做选择、设定并达成自己的目标;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在生活中不放弃每一个教育的机会,亲临灾区现场,除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感谢自己所拥有的……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我会继续告诉孩子,要努力而踏实地活着,成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不再是“领导”,而是军师,是战友,我的作用不再是教导,而是陪伴,而陪伴真正的意义,也不是人在就好,而是认真地对待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个时刻。(点击此处延伸阅读《送俩儿子进美国西点军校的台湾爸爸:13岁一定要给孩子办成年礼》

9、父亲对孩子成绩的态度

对其成长的影响被低估了

犹太人教养小孩的特色之一,就是让儿童养成提问的心态、习惯和能力。怎么实现呢?父母本身必须扮演起提问楷模的角色,常用问题来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父母通常会问:“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对那些好问题会立即加以鼓励,不好或不妥的问题则在认可其提问行为后,再反问:“下次你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么问?”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犹太父母从小就是以开放式的问题回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学会如何问问题。相比之下,华人父母则更看重问题被解决之后的结果,问孩子的问题也更倾向于“是否”或“有无”的封闭式问题,内容上也更偏重成绩、知识和听课行为等。

开放性问题无疑更有利于启发思考。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学习的动机,都起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发现的惊喜。(点击此处延伸阅读《爸爸,如果我考第一名……》

10、仪式感的事半功倍

从坚持每年能孩子写封信始

我将守候你长大,越来越像你妈妈——你和她有相同的下巴,相同的嘴唇。你们都有单独的一缕卷发打着旋儿垂下,亲吻着右眼角。可你和妈妈又不一样,她似乎哪儿也不会去,但我却要目送你离开。

首先,目送你走向毕业典礼礼堂的通道。

之后,或许会目送你走向婚礼礼堂的通道。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你会转而步入职场,领取薪水。并且,若未来你决定同当前的恋人携手,你会成为母亲,抚育和照顾你自己的孩子。我会看你自己为人父母,看你自己放手让子女离去。

之后,我祈祷,有一天当你在路边逗留,你的孩子离去,也转弯进入他或她自己的生活时——你会想起我。我希望你会拿起手机,打个电话给我。我希望你会走回家,这样我们就可以交流交流啦。(点击此处延伸阅读《美国版《目送》:一位父亲在女儿长大之际写下的信》

最后,祝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祝每一个孩子从小都有充沛而又有营养的父爱。

 

所谓好父亲,就是既要有大格局,又会过小日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