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儿子成全球最年轻雅思7分得主,他的妈妈给了焦虑家长这4条建议
文 | 吴华、谢然
授权自公号:第一教育(diyijiaoyu)
小学三年级参加雅思考试,获得综合7分、听力单项8分的优异成绩,并且刷新了“最年轻雅思成绩7分获得者”世界记录;
二年级下学期达到美国高中11年级8个月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年级参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才少年中心(SCAT)考试,获得全球双高分奖;
学习西班牙语不到一年,通过了西班牙语Dele A1的等级考试,能够与西班牙当地人熟练交谈……
这个“超级小孩”就是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三年级的邹歆柏。我们日前采访到邹歆柏和他的爸爸妈妈及班主任老师,一起看看这样的“牛娃”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他在扩展知识面、大量阅读和他的父母在尊重他的前提下对他很给力的支持,是他成功的关键。
(邹歆柏参加演讲活动)
8岁熟练掌握三国语言
在校园里见到邹歆柏的时候,他正准备上英语课。外教一边和他开玩笑,一边放行让他出来接受采访,确实,学校的英语课对他来说已经太简单了。
他在幼儿园大班时听说已达到一定水平,可以一口气讲一个多小时的自编英文故事,英文阅读水平在二年级上学期就达到美国8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二年级下学期更是突飞猛进到,达到美国高中11年级8个月的阅读水平。
今年2月份,他参加了一次雅思考试,结果综合7分,其中听力单项8分。这个成绩打破了此前由一个巴基斯坦女孩在11岁时获得雅思7分的世界纪录,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雅思成绩7分获得者。
不过,对于这个成绩,邹歆柏自己并不太满意,因为他原本预计自己的听力应该得9分(满分),但是因为考试时耳机太大,不停往下掉,影响了一些发挥。
他还不仅仅是英文好。学校的班主任张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孩子不管是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还是艺术、体育等的素养,抑或是和同学的人际交往,都表现得很优秀。
在二年级的时候,邹歆柏还参加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才少年中心的考试SCAT,并获得凤毛麟角的全球双高分奖。2018年5月4日,他和来自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一起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厅参加了SCAT亚洲区高分奖颁奖盛典。
(邹歆柏在SCAT亚洲区高分奖颁奖盛典上)
天才少年中心最早起源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是世界范围内历史最悠久、最权威和最广泛的天才教育研究机构,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
这里曾经培育过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Google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 著名音乐家Lady Gaga以及众多的政治科学等各界的精英人物。每年有120多个国家2万多优才学生参加进入天才少年中心的SCAT考试,约20%被录取,不到5%的获高分奖。
除此之外,邹歆柏还在学习西班牙语。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学习,他已经通过了Dele A1的考试,在西班牙旅行时,已经可以用流利的西班牙语与当地人沟通。
(参加西班牙语Dele A1的考试)
家长:我们主要做了这几件事
邹歆柏的父母都是中国人,他们家庭的第一语言是汉语。
邹歆柏的妈妈王蕾女士觉得,儿子之所以能够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上取得一些成绩,一方面存在一些天赋的成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做好了几件事情。
我们总结了一下,这几件事情有一个共性: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的发展搭设梯度刚刚好的“脚手架”,无痕地引导孩子成长。
提前规划并认真执行
我们采访时问邹歆柏从什么时候开始学英语,他想了想说:“两岁。”
邹歆柏妈妈笑了:“他之所以说两岁,是因为他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记忆。”事实上,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听英语了。
当时邹妈妈在外企工作,工作语言是英语,这就成了邹歆柏的“胎教”。他出生之后,邹爸爸和邹妈妈在他的英语学习上也花了很多心思。
邹歆柏学说话的时候,邹妈妈就会有意识地教他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他几个月大时看的第一本布书和学唱的第一首歌都是英文的,外出时看到的事物我们会同时用中英文进行介绍。”
(在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欣赏名画)
要上幼儿园了,邹爸爸和邹妈妈精心选择了一所双语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半天用中文,半天用英文,而且外教都是来自英语母语国家,发音非常标准。这从一开始就为邹歆柏的英文发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大班时,他的听说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有一次,邹爸爸听到他在房间里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原来他在给妈妈讲自编的英文故事,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
邹歆柏妈妈说:
“由于我们都曾在外企工作过,深知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人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的重要性,所以很早就对邹歆柏的英文学习进行了规划,创造机会让他尽早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并且遵循英文学习自然规律,听说先行,读写随后。”
点评:
1、不难发现,在邹歆柏英语启蒙的整个过程中,家庭帮他搭设了坡度很平缓的进步通道,引导他从容起步。
2、在这里,英语不是作为一种学习任务,而是渗透在生活、游戏中出现的,是和爸爸妈妈,和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工具。所以,英语学习在他看来不是一个苦差事,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加以引导
毋庸讳言,邹歆柏在外语学习能力上是有一定天赋的。
邹歆柏的爸爸妈妈回忆说,邹歆柏从小就不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每次都要苦恼,觉得里面太吵。他们逐渐发现儿子的听觉非常敏锐,能听到一般人听不到的细微声音,这对英文语音的学习模仿非常有帮助。
而且他的记忆力也特别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苦差事”的背单词,他却轻轻松松,每天可以背100多个新的英文单词。
发现孩子这些天赋之后,邹歆柏父母有意识地引导,不断挖掘他的潜力。比如要求他每天完成一定的单词记忆和阅读量。为了尽早完成以便有更多时间去玩,他的记忆力和阅读速度不断提高,甚至形成了一种“扫描式”的方法,英文阅读时,一眼就能看一页,并迅速抓住关键词,领会主要意思。
如今,一千多页的英文原版《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他可以在1.5小时内读完,并且了解大部分的内容。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后,邹歆柏的英文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由“Learn to read”进阶到“Read to learn”。
(在摩洛哥菲斯阅读有关当地文化的书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背单词、原版阅读的过程中,邹歆柏的父母也精心为他设计了“快乐元素”。
比如,刚开始背单词时,妈妈特意选了一本配有很多图画的单词书,并且是陪伴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学习,增加了“背单词”这件事的趣味性。
再比如,阅读也是从亲子阅读开始。每天妈妈都陪邹歆柏看一本英文书,让阅读成为一种充满欢乐的亲子日常互动,时间久了,孩子就形成了习惯。随着阅读能力提升,他迫不及待要读更多书,就自然而然转向了独立阅读。
此外,在英文原版书的选择上,爸爸妈妈知道他对军事和历史感兴趣,就特别选择相关的书籍,还辅之以英语原版电影、纪录片等,大大调动了邹歆柏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比如他喜欢看英语的电视连续剧《兄弟连》,看到后来不知不觉就把英文台词都背下来了。再比如他对二战非常感兴趣,五卷本的《丘吉尔回忆录》、《麦克阿瑟回忆录》、《布拉德利回忆录》、《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等名人传记都已经看过了。这些学习过程不仅增加了他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提高他的学习能力。
(在尼罗河的游船上坚持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邹歆柏的父母本身也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家中藏书无数,甚至专门租了一间仓库用来放书。
邹歆柏妈妈说: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天赋,作为最亲近的父母,应该练就一双慧眼,从细微入手,发现孩子的特性,并找到适合的方式挖掘潜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不断超越自己。”
点评:
1、采访中,邹歆柏父母多次谈到他对语言,特别是字母语言的敏感度。真正看到孩子自身的优势,需要父母真正的陪伴与不带偏见的观察,以及必要的知识储备。
2、从图形化的英语词典起步背单词,从亲子阅读起步开始原版书阅读,给孩子提供大量阅读资料,并有意识地让学习变得有趣味。这些都在不着痕迹中为孩子搭设了继续向上的阶梯。
不断给孩子设置
“跳起来”的目标
随着不断进步,英语学习对邹歆柏来说似乎有些太简单了,七八岁的孩子开始产生一些自满的情绪。
邹歆柏妈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兴趣纵然是学习的原动力,但同时学习是一件严谨的事,没有一定的毅力和不懈的坚持,绝不可能走得很远,必须想办法加强毅力的培养。”
正好,邹歆柏在看有关“二战”的纪录片后对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父母引导他在外语学习上开辟了“第二战场”:学习西班牙语,同时也给他设立了一个小目标:一年内通过Dele A1考试(Dele是类似于雅思,托福的最权威的西班牙语水平考试,A1是第一个等级)。
家里为邹歆柏请了西班牙语的家教,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他顺利通过了Dele A1考试。父母趁机让邹歆柏“带”他们到西班牙去旅游,全程由邹歆柏担任翻译,“因为我们都不懂西班牙语啊!”邹歆柏和当地人流利沟通,更加有自信继续学习西班牙语了。
在邹歆柏妈妈看来,语言的学习仅仅是建立与这门语言相关文化之间的桥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才能把知识内化。
从邹歆柏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带着他四处旅行。迄今为止他已去过世界五大洲20个国家100多个城市,足迹遍布祖国的20多个省市。
(在土耳其特洛伊木马旁cosplay)
“在旅行中他把书中所学与亲眼所见有机结合起来,在他的眼中知识不再是一段段文字,而是生动的自然、鲜活的人物、丰富的人文和厚重的历史。”
在欧洲的旅行中,他惊喜地发现拉丁语系的语言共通之处;在摩洛哥旅行时,他还遇到了一位通晓四国语言的教授,两人一见如故,这也激发了邹歆柏继续学习多国语言的愿望:等西班牙语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他还准备学习法语。
(在摩洛哥与精通四门语言的大学教授相见如故)
在邹歆柏妈妈看来,在孩子成长中要不断给孩子设定适合他的小目标:
“为了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才中心学习,他不得不在短期内增加英文单词记忆,强化逻辑思维能力,自学数学知识和相关英文术语,这样才顺利通过了SCAT考试并获得英文和数学双高分奖;
雅思考试则是我们为他设立的另一个小目标,在备考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阅读太快,对文章的理解流于表面,写作时囿于年龄和阅历,不能写出有深度有层次逻辑严谨的好文章。
这些不足促使他加倍的努力,学习时更加动力十足,也深化了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启迪了他的思辨能力。
这样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就像一块块坚实的基石,让邹歆柏前进得更加稳健、自信。”
点评:
在采访中,邹歆柏妈妈反复表示,半途而废是大忌。在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不能放弃,适时地帮孩子树立一个能够激发斗志的“小目标”,是个好办法!
不焦虑,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邹歆柏妈妈说,邹歆柏上小学前,家里从未安排他上任何学习培训班,周末就带他到户外玩耍或到各地旅行。哪怕上小学后,业余时间他更多的是玩自己喜欢的吉他、音乐剧和跆拳道,还是比较从容的状态。
“我们没有学奥数。”邹歆柏妈妈笑着说,他们不希望让孩子在各个培训班间疲于奔命。“家长的急功近利只会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其实小朋友都是会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问题,可能对于现阶段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可能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邹歆柏爸爸说,邹歆柏从小就对宇宙的起源之类的问题很好奇,会问宇宙是怎么来的。他知道Bigbang(宇宙大爆炸)理论之后特别感兴趣,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他已经开始期待物理课。
(在澳大利亚乌鲁鲁)
“他对学习始终保持着丰富的想象力,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而这才是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天性。教育应该要保护而非扼杀孩子的这种天性。”
邹歆柏妈妈说:
“作为父母,我们极为赞同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观点“教育就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位小朋友都有适合自己的学校,学校这种既宽松又严谨,鼓励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气质跟邹歆柏非常契合,希望他能在这片充满了教育大爱的息壤中快乐成长!”
点评:
焦虑已经成了社会病。作为父母,完全不焦虑似乎也不现实,但是,保持头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的具体情况,把时间、精力、资源都集中在最适合自己的方面。
强烈推荐: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通才而非专才,要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未来的T型人才呢?欢迎参加将于今晚8准时举办的:详解《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国际教育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