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 少年商学院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文 | 六妈罗罗

授权自公号:六妈罗罗(liumaluoluo)

印度那部电影《起跑线》早在国内上映前我就看过了,但直到它在国内上映并且话题十足的时候,我依然没有动笔写它。原因很简单,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影评都说它非常真实,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它很假么?

真实的人性中,会有几个人会选择把自己孩子好不容易得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掉,再来毅然揭露学校校长的虚伪?除非家长能力强大到可以自己改造一所学校,给孩子自己真正想给的教育,比如像电影中最后的结局一样,或者像郑渊洁自己在家教孩子一样,又或者像现在有些有能力又懂教育的妈妈为了孩子自己去开小规模私塾一样。

这样的例子毕竟是极少的,如果真被电影误导得要以一己之力来调整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公平,那才真是被毒鸡汤给害了。我们都期待社会的改良,但不管在哪个社会,孩子们起跑线的不同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应对这样的实际差别,才是你我寻常家长真正应该考虑的方向。

让我来讲几个关于“起跑线”在现实中的真事儿吧。

为学区房而焦虑

其实没必要

现在很多朋友因为没办法给孩子买最好的学区房而焦虑,觉得是自己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说真的,结合我过去的求学经历来看,学区房真不算什么。

拿我自己来说,初中上的省实验,同学中有一些省教委的子弟。到升高中的时候,班里有几个平时成绩很不好的同学,莫名其妙就保送本校了,再后来,那些同学又大多顺利地被保送进了重点大学。

还有一些同学家长,可能并没有太多政府资源,但他们比较有远见,提前好几年就把孩子从河南户口给弄成了北京户口、新疆户口什么的,于是同样的成绩,明明在河南三本都上不了,后来他们却都因为当地的分数线而上了重点大学。

所以,学区房其实不过是我们普通人玩命去争取的资源罢了,那些“起点高”的人,并不把它当回事。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与国外相比巨大的落差

说完了国内的例子,咱们再来放眼全球扎心一下。因为最近在联系六月份带孩子去英国的短期游学事宜,所以对英国关注较多,前几天看到了这么一条信息。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看完有没有觉得受了一万点伤害?中国家长让孩子头悬梁锥刺股就为了分数,吃尽苦中苦才可以争取到的结果,有些人,只是因为家长曾经的选择和努力,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

虽然和清华招生办的朋友确定后,被指出“能申请”不等于“会录取”,但国际生考入的难度比国内生要低的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并不仅仅在英国存在。我在美国这些天,和那些早些年拿了美国绿卡甚至公民的朋友闲聊,总会得到这样的信息:“其实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心程度并不算太高,而拿了美国身份的华裔孩子,只要别太蠢,以咱们中国式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他们最差也能上全美排名前50的大学”。如果家族里有一个人曾经上过藤校,他的亲属申请藤校时都会容易很多。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家长的选择,决定着孩子的起跑线

之前跟一个非常知名的藤校教授聊天时,听到了一个典型的跟“起跑线”相关的案例,说来或许也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他们学校今年只收了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本科生。这名学生本身成绩、综合素质当然都不错,但更锦上添花的是:她手握中国某部委部长写的推荐信,并且参加过很多和环保相关的社会活动,这些亮点成功吸引了校方注意,学生如愿被录取。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听起来很励志是不是?我们来看看人家家长在背后做了多少努力吧。

这名学生的家长为了孩子入学,提前两年就开始做准备,先是通过各方人脉和数据去研究两年后这所藤校哪个系有录取的空缺,最后结论是环境系。

于是家长就开始敦促孩子参加与环保相关的各类社会活动,并通过人脉获得相关领导的推荐信,正因为提前这么久有的放矢的充足准备,再加上孩子自身的优异成绩,双管齐下才让这个孩子最终进了心仪的藤校。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阅历和经验毕竟不如大人丰富,对于一个尚且青春稚嫩的高中生来说,如果不是家长处心积虑地甘当“先遣队”,为孩子尽可能多地创造良性条件,仅有“成绩优异”这一张王牌,并不足以让这个孩子被藤校看中。

这些事情听完之后,有没有觉得不公平?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些个人资源所呈现出来的“不公”,可能恰恰说明了这个世界的“公平”。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家长曾经的格局和选择,注定了孩子在教育资源上,会有不同的起跑线。

 

就像十几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孩子他爸跟我说一起辞职去美国,我坚决不去,觉得只有在国内混不下去了才会往国外逃避,我们在国内过的挺好的,去美国重新开始打拼累死了,没必要啊。

可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十年前到美国后,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做起了代购,每天起早贪黑到处跑着扫货。小小的体格一麻袋一麻袋的背货,拼了十年去年拿到了绿卡,经济上也早就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孩子即使想回国考清华北大,拿着国际生的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因为我们家长曾经选择的不同,孩子们也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不公平么?我觉得很公平啊!我朋友辛苦打拼的时候,我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现在她家孩子有更高的起跑线,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她的努力和我的悠闲最终结果一样,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教育最终呈现的结果,是家族文化一代代的积累和传承。正视这个现实世界的不公背后其实是公平,是我们调整心态、找到方向突破的第一步。我身边太多从起跑线来讲超越我儿子一大截的孩子,但我并不会抱怨和焦虑,一步步努力才是正途。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焦虑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我一直赞成咱们自己要努力,但却很不赞同现在家长比拼孩子起跑线,然后还把孩子进入哪个学校当成教育终点的想法。因为人外有人,不管你付出多少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厉害的人用你完全想象不到的方式让自己家孩子超越你家娃。

随着你努力走进更高的圈层,会发现当你的视野打开后,总会有更多的人是你和你家娃永远无法超越的。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就会越比越焦虑、越崩溃。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我有个拿着美国绿卡、买着10分学区房、孩子又聪明伶俐的朋友,就因为中国有些孩子四五岁会认识2000个字,会英文的自然拼读而焦虑不堪。她觉得美国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非要把自己孩子弄到中国去上学,而且要进就得进德威那种国际名校,但以现在的能力和情况可能孩子还暂送不进去,她就寝食难安。

焦虑的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我绝对认可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勤奋,努力,热爱探索和学习,就像我一直都说我们不管什么年纪,都应该努力成长自己一样。但方法和节奏,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不管是我们的个人成长,还是对娃的教育思路,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活在别人定义的标准里,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节奏。

人生不是只有赚到15亿才叫成功,孩子也不是只有德威哈佛这一条路才是最好。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我们虽然会说家长是孩子的起跑线,应该努力来成长自己,但过犹不及,我们也千万不要为了给孩子所谓更高的“起跑线”,而把自己往死了逼。

如果过于在意这样的比拼,家长会很容易放大焦虑而无视孩子内心的声音,不断把孩子和别人比。那种焦虑的传递,如果让孩子也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才是最可惜的。

为人父母

量力而为,切忌贪心

写这篇文章,确实是因为那个拿着美国绿卡的朋友,跟我说自己担心生活在美国的儿子现在还没学自然拼读,未来英语拼不过在中国长起来的那些牛娃们。我当时真的觉得,如果家长是以这种心态给娃拼“起跑线”,盲目去比拼自己目前认为更好的教育资源,真的容易把自己逼死。

说真的,从很多年前,我身边就有很多家庭条件非常好,或个人能力特别优秀的朋友。我还一直能对生活有比较强的幸福感,可能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有多么强大,而是我很少会有去和别人比的心态。

我能看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如果觉得自己努努力可以的话,我也会努力看看,但同时对自己也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绝不会贪心到什么都想得到,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一定要超越的境地。

别在给孩子拼起跑线的时候,把自己逼死在路上

这些年,不管是个人创业还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能够比较从容不焦虑,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能够坚持自己的节奏,很少被别人影响。自己最初所坚持的方向,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改变过。

育儿上也是:

0-3岁重养育,把身体基础打好,进行基本的智力开发;

3-6岁重性格和兴趣培养,养成好的习惯;

5岁以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去学知识和技能,为适应学校生活做准备。

身边以及北上广深的牛娃很多,但不管别人家孩子多厉害,都没有动摇过我培养孩子的思路和途径。不要总和别人比,坚持自己的节奏,同时保持积极努力的态度,或许会更容易从容迎来属于自己的世界,共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