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 少年商学院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一周前,联合国发布了2018年度全球幸福报告,报告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做了排名,综合收入、健康预期寿命、社会支持、自由、信任、宽容等各个方面的参数,评选出了全球最幸福国家——芬兰(全球最幸福的移民人口也花落芬兰)。

排名前五的其他几个国家——挪威、丹麦、冰岛、瑞士都位于北欧。那我们呢——中国大陆排名86名。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在更早些年联合国发布的《发达国家儿童福祉报告》(Child Well-Being in Rich Countries)中,芬兰的排名也很惊人——位列第二,而排名前五的其他几个国家,也都在北欧。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这些地方,除了都有发达的经济和社会福利,且冬季都极度寒冷外,还有一个共同点——极度重视孩子的天赋,被誉为“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最为典型。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北欧放学早,孩子学习肯定特别轻松,芬兰的教育也是出了名的自由。” 这可能是一种误解。在芬兰,孩子要学的东西,其实一点也不比中国孩子少,但却潇洒自在。其根源,就在于学习观的不同。

国内“减负”的话题一直火热。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北欧国家也在为孩子“减负”,但真正的减负,是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天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芬兰孩子如何在忙碌之中,兼顾特长培养与快乐学习。这里面蕴藏着我们提升孩子幸福感的终极奥秘(免费音频福利推荐:少年商学院智慧父母精品课《芬兰式天赋教育》欢迎点此领取/收听)

芬兰孩子的时间表

一大早来到学校的“厨房教室”,不学习,先做饭——这就是自己的午餐。数学和英文之后,就是工艺课,这个学期的任务是“用实木制造一栋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别墅”;午饭前是“家事经济课”,学习家庭的收入、预算、支出等基本概念。

下午,学完历史、物理,就是“教育职业课”。放学时,才3点,一天的任务完成了一半:待会儿还要和同学一起去上建筑课,然后参加职业启蒙训练,再运动2个小时,还要完成阅读俱乐部的任务……

这是芬兰一个7年级学生典型的一天。很多人羡慕芬兰孩子下午3点钟放学,“很闲”,其实不然。

课业虽然不重,但很杂,大脑需要不断切换。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从2016年9月开始,芬兰的中小学课程总共开设222门,内容涉及芬兰语和芬兰文学、瑞典语和瑞典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健康、音乐、艺术、外语、家政、环境学、社会学、公民教育、手工制作、宗教和伦理等各个领域。

放学虽然较早,但课后兴趣班多,忙碌程度堪比中国孩子。芬兰权威媒体《赫尔辛基报》对20000名芬兰家长的调查显示,芬兰父母最在意孩子这两件事——培养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因此,在芬兰,宝宝4个月去音乐班,5、6个月去游泳班,非常常见。

而且,芬兰也有“全民热”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乎每个孩子都要参加。比如芬兰孩子从4岁到19岁,必须修满1300个小时基础建筑课。低年级时,拿着积木“盖房子”,高年级时,组队为城市规划出谋划策。

再比如职业启蒙。芬兰孩子从小学起就要上“教育与职业辅导课”,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身边出现的各种行业,认识各个工作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在6年级、9年级这两个成长的关键时间点,当我们的孩子可能在忙着小升初和中考的时候,芬兰孩子就要积极筹备,参与一场名为“Me & My City”的深度职业启蒙活动——在15-20家企业或者公共服务平台(银行、邮政等)共70多种职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深入体验(点击查看详情)

运动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78%的芬兰父母认为,孩子每天要运动至少两小时。冷?零下十度以上,只要衣服穿得结实、保暖,随时可在雪地里打滚。晒?太阳毒辣的时候,带着帽子和墨镜在沙地里铲土都没有问题。

还有骑马、曲棍球、地板球、童子军、滑雪、滑冰等各种兴趣班……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太忙,而取消孩子的运动时间,孩子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里的孩子都认为,“除了要会音乐/画画……,我们也要有足够的运动细胞!”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平衡特长培养与快乐学习三大原则

课程表很满,兴趣班很多——芬兰孩子很忙,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负担”二字。前阵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以全球最富裕的29国为观察对象,还发现,芬兰孩子在身心方面的快乐程度,排名第四(前三名依次是:荷兰、挪威、冰岛)。

这种从容,就在于芬兰人对特长培养、快乐学习二者的平衡。

具体如何做呢?有这三大原则。

第一,给孩子充分的选择。

前面提到,芬兰孩子无论课内的学科学习,还是课外的社会实践,可以做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这不耽误学习吗?根据《赫尔辛基报》对20000名芬兰家长的调查,只有3%的芬兰父母把“学习成绩”当作自己的教养目标。而高达48%芬兰父母选择“希望孩子做最好的自己”,34%芬兰父母选择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什么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独立自主的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芬兰人那么重视开拓孩子学习、实践的“面”,他们相信,只有孩子体验过足够多的东西,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只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第二,特长培养兴趣化。

因此,芬兰人并不喜欢“特长”或者“才艺”这种词,他们更喜欢说“兴趣”。

就像芬兰罗亚市教育官员雷柏曾说的:“我们希望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有热忱,希望孩子至少下课后会有一项兴趣,因为那是对于自己生命与人生的启发。”没有特长,不是才艺,都没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找到了自己愿意不断花时间去琢磨的事情。

比如前面谈到的深受芬兰青少年喜爱的建筑兴趣班。大人们让孩子报名建筑班,其实并没有什么类似“为将来成为建筑师打下基础”等高大上的目的,而是让孩子“玩”——“玩建筑”、“玩空间建构”、“玩想象力”。

建筑学校的校长Pihla Meskanen就曾回应:“这个时数其实很少,我们不可能教会孩子关于建筑的一切,所以课程中最重要的事,从来不是一定要孩子学会什么,而是培养孩子们对建筑的兴趣。”  

又是“兴趣”。

Pihla校长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就像我,我小时候学芭蕾、学画画、我从来没想到我会成为建筑师,结果我现在竟然从事建筑教育。生命中接触的所有事物,都会累积成我们想象不到的样子,每一步,都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所以让孩子学建筑,只是多打开一扇窗,多提供孩子生命养分、创造力的养分。”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同学们在上建筑课)

第三,让孩子知道为何而学。

但给孩子充分的选择,也不代表放任自由。

芬兰人特别注重设计一些与孩子未来生活、职业紧密相关的课程项目和实践活动,帮孩子厘清“我为什么要学习”、“我学了这些能干嘛”。

生活方面,比如“家事经济课”——这一极具芬兰特色的课程。课上,老师可能就是给学生一间房间,让他们自己选家具用品、用什么色调的盘子、放什么造型的椅子既舒服又美观、烹饪时读懂食谱并测量食材、知晓食材的生长季节和产地、懂得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

这可不就是极好的跨学科学习?融合物理(测量)、自然科学(植物的生长)、健康(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视觉艺术课(颜色搭配)、手工课(动手操作)、宗教(饮食文化)等,从而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的横贯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经营生活,把学习,和爱家庭、爱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有学习的动力。

职业方面,比如前面提到的Me & My City深度职业启蒙活动。这个活动,创建了一个微型城市,面积约500平方米,有15-20家企业或者公共服务平台(银行、邮政等)以及70多种职业入驻,孩子选择一个职业进行体验。

开始前,孩子们要先在学校完成10节课,课程的主题,就是让学生了解真实商业社会的运转规律。到达“城市”后,或运作一家咖啡馆,或管理一家超市,或为电子游戏公司打造一款能在国际市场上杀出重围的产品……工作有时很顺利,学生们能很快盈利,并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用卡里的“货币”,“购买”需要的商品。但有的时候,他们会经历亏损,甚至破产……

无论何种身份、何种岗位、盈或者亏,学生们都要接触经济、企业运营、国际贸易、税收等,他们要知道工作是什么,怎么找工作,更要知道,每个工作背后的逻辑,需要的知识。这种训练,能让孩子尽早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Me & My City的孩子们在排队领工资、办理银行业务)

控制自己的胜负欲

相信孩子有选择力

总结来说,所谓特长培养与快乐学习的平衡之道,其实就是一句话:控制自己的胜负欲,相信孩子有选择力。

芬兰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人,但一定是最独特的自己。尽管国情不同,但相信芬兰的天赋教育,能够给我们或多或少的启发。家长不焦虑,孩子才能不紧张;家长不迷茫,孩子才能有目标。

是的,最好的减负,是在最大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天赋这条路上,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些事情,只要你想,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免费音频福利|唯有尊重孩子的天赋,敢让孩子做自己,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少年商学院智慧父母精品课《芬兰式天赋教育》,从自主学习、兴趣发展、创造力培养、职业启蒙、逆商提升等维度娓娓道来。献给每位关注孩子个性化成长的家长,只需支付象征性的1分钱,点击下图即刻订阅!

最新的全球幸福国家排名启示录:给孩子真正的“减负”是这样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