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的时候 | 少年商学院

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的时候

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的时候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的第1419次分享,转载自微信公号常春藤爸爸(ID:ivydad_ivydad)对上濒教育创始人、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兰海老师的采访。我们已获授权并做了编辑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这几乎是每个家庭时不时就得面对一次的难题。有人说,兴趣班嘛,有兴趣才是第一位,不喜欢了就换别的呗!有人说,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养成见异思迁三分钟热度的坏习惯可不好!还有人说:很多时候孩子不是真的不喜欢,父母老师再引导引导,没准就重新喜欢上了!……

貌似都很有道理呀,所以到底怎么解呢?

▋先问清自己,为何拿孩子的时间做这笔投资

这个问题要顾及的地方太多,考虑到对孩子的发展,和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我觉得,首先,家长要问自己的是,你选择这个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你在周末孩子仅有的可以拿出来的16个小时里面,因为什么,而选择了投资在足球、舞蹈或是钢琴上。孩子的时间和衣服、鞋不一样,这些东西不好了可以扔掉再买新的,但孩子的时间花出去了就没办法再回来。所以在各种课外班、兴趣班的选择上,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拍脑门就做的决定。

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的时候

那么,怎么帮孩子做选择呢?就我个人的教育观点来看,除了要考察兴趣班本身的水平资质外,父母们还要围绕三点来权衡:

要考虑到孩子的科学成长规律。就是孩子当前的年龄正在发展什么?你的选择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成长吗?孩子没有带着说明书出生,所以这方面的知识需要父母特别去学习,很多优秀的书籍、讲座都可以是你的良师益友。(少年商学院不定期开展国际教育家长公开课,拉至文末获取资源)

和孩子的特点/天生气质有关。硬要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参加小主持人或表演班,和天生爱表现的孩子同场竞技显然不合适。

整个家庭的氛围是鼓励,还是反对?家里的其他成员对这项才艺或爱好的接受程度如何?比如一个爱好体育的爸爸,在无形中给孩子传递出的信息就是运动是一种习惯,这就能少很多“别宅着啦”之类苦口婆心的劝说。

那么“兴趣班要不要停”——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出发点和你们最开始选择的理由也应该是一致的,即你们的选择是对的吗?你对这个机构和老师的考察,是正确的吗?如果你发现它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不等他说,你自己首先就要喊停。

▋孩子参与决策,才能避免日后的习惯性放弃

比父母做这个决定更难的是,你怎么样去和孩子说明你的这个决定。如果最后,你得出的结论是,放弃吧,换班吧,那怎么和孩子说“我觉得这个班不适合你?”,才不会让这句话变成孩子日后放弃的理由?

其实在这个时候,父母大可不必“虚伪”,就是特别真实,开诚布公地和孩子去谈:“最开始,我们一块来参与这个班的目的是什么,你觉得有收获吗?讲完之后,一起讨论一下你觉得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去获得?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没法讨论,那就直接告诉他,“我们要停掉这个班,但是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停止帮助你去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去寻找别的一些解决方法。

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的时候

不是轻易地说“好”或者是“不好”。很多事情都没有这么简单,让孩子参与其中,找一种更好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面对,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机会,他可以看到父母是怎么进行选择和做决策的。有一点我特别希望父母能够知道的是,孩子最容易说的理由是“我不喜欢”。其实,“我不喜欢”不是一个答案,你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他为什么不喜欢的原因,然后真正用心去和孩子谈,去观察。

你会发现,有的时候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这项活动,他可能是不喜欢这个老师说话的方式,可能是不喜欢在团队里面没有被重视,可能是不喜欢总输给别人。你要解决的,是他不喜欢的那个原因。

我接触过大量孩子,在他们说自己对某一件事情没有兴趣之后,我会观察他们,和他们聊,最后发现,80%的孩子其实都不是“没有兴趣”的问题。因为没有兴趣是最容易说的一句话,但可能性更大的,还是在这项活动或学习中,孩子没有感觉自己被接纳,没有获得成就感,自然也就缺乏继续的动力。

▋倾听有度,孩子可能只是误以为“我不喜欢”

说白了,孩子可能只是误以为“我不喜欢”。我们说要“倾听孩子”,但孩子的话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他不是想骗你,而是很多时候他也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所以父母一定要弄明白那个原因,别做一些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组织孩子打橄榄球,之所以特别推荐这个运动,尤其是男生参与,是因为中国的男孩子太害怕冲撞了,但是橄榄球是一个强迫你要去冲撞的项目。我们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上了两次他就说我不要学了,然后我就观察,发现他的问题是他不敢和别人撞,害怕会撞到别人,也害怕别人会把自己撞伤,于是我们就帮助他,先从一个低体量级的去练习,同时让爸爸在家里也和他这样去冲撞。

兴趣班该坚持还是放弃?当孩子说“我不喜欢了”的时候

有的孩子本来就是容易胆小,但如果仅仅因为胆小就放弃,我是不赞成的,所以建议父母配合,找教练谈,给孩子更合理的支持和帮助,现在这个孩子已经疯狂地爱上了橄榄球,胆子也越来越大。

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当孩子说我没兴趣的时候,他真的是没兴趣吗?其实这个时候就特别考验机构老师或教练的水平,还有父母的判断力。

▋与老师沟通的关键:直接说清你的“担心”

当孩子遇到这种节点,肯定需要父母和老师的配合,我的建议是,不要告诉老师要怎么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比较专业的教育者都不喜欢家长对他指手划脚,这会让他感觉自己是不被尊重的。

我觉得和所有的教育者沟通的法宝,就是第一,你告诉他你的困惑是什么?第二,你不要告诉他怎么去解决,因为如果是一个好老师,他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凭他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可能会比你想到的那个方法更好。

比如有很多学校的老师给我抱怨过,妈妈们总喜欢要求老师“能多叫我的孩子上课起来回答问题吗?”其实这个妈妈的问题特别傻,她告诉老师的是方法,即你要做什么。而如果你告诉老师你的担心是什么,比如我想让孩子听课时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那对于老师来说,他可能有多种方法去提高孩子的上课表现,而不一定只是上课回答问题这一种。

而且一旦别人告诉你要怎么做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有一种正常的反抗心理——你凭什么教我呀?

比如刚才那个孩子,不敢跟别人撞,害怕抢球,父母有担心的话就要找教练,告诉他你的担心是什么,问他认为你可以怎么做来配合他。

其实很多兴趣班、课外班只是个载体,父母期望孩子学会的东西,并不仅是一个下棋的技术,或者绘画的能力,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目标,比如希望通过学习的过程锻炼审美或是培养毅力,因此父母在其中的关注点和期望值就会不一样,你需要的是要把你的关注点和期望告诉老师或教练,孩子、父母、老师一起配合着完成。

这就是我强调的,父母特别需要和教育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不是父母直接告诉老师要怎么做,而是让老师知道你要的东西,他会尽量通过他的方式去满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