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 少年商学院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这是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第1227次分享。作者系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公开课嘉宾、美国拉古娜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迟迅教授。昨天我们分享了精华上篇点击这里阅读,今天分享下篇。

在我前半部分的分享中,我谈到了美国学校如何给孩子做系统而理性的创意思维训练的,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引导孩子跳出思维框框,比如,我们面前有一杯有毒的水,如何避免别人喝它呢?可以在杯子上画个骷髅头,可以在杯子前放一句提示语,但最有创意的方法是——直接丢一个纸团进杯子里。

二是不仅要激发孩子提出创意,更要引导孩子评估创意、实现创意(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这里阅读)。下面,我将谈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激发孩子的设计素养——一种善于沉入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积极改善生活的素养。

▋给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从口含葡萄干2小时开始

有些家长知道我是学视觉传达设计的,就经常问我,如何培养观察力、如何让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大自然和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源泉,创意或者是创意思维包含着方方面面的东西,它最基本的第一步就是去观察、去体验,但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太快了,人已经没法慢下来去静静地看一棵树或者一片树叶的细节、去体会它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美好。

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在我们学校的油画系,我们有一位非常风趣的老师,是从法国来的,叫Michael Jacks,他在油画课的第一节课的时候发给每位同学一粒葡萄干,他要求学生把葡萄干含在嘴里,可是谁都不许咽下去,要含多长时间?要一直含到下课,那节课大概有两个小时,谁不小心咽下去了就要被请出教室,所以大家非常小心地含着这个葡萄干。

我前几天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一个艺术学院的一个工作坊上也尝试给中国学生含一个葡萄干,让他们去体会这中间的层层的变化,当你含到了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它比什么最高级的红酒、最好的茶变化还多,刚一入口是甘甘的,然后又一丁点甜味,然后慢慢那个甜味一丁点一丁点地渗透出来,直到在嘴里甜如蜜,同时口感也变得很软,葡萄干本身也涨大。

有的同学还把葡萄干含到了两个,这时候葡萄干的皮和里面的肉用舌头舔,它的机理也都是不一样的感觉。当你那么细腻、那么用心地去品味一个葡萄干的时候,如果你把这种过程拿来观察、体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别的小东西、小物件,我想你的观察力会大大提高,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些别人熟视无睹但从来没有看见的美好的东西。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迟迅老师摄影作品)

▋学设计不为画好看的画,更为学会时刻关注生活

学艺术的学生往往需要掌握很多艺术的技巧、科技的技能,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的设计素养和创意思维——这两点,即使不是学艺术的孩子,也应该从小训练起。

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完全深入生活,有的时候我们觉得看上去完全没有设计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没有设计,很可能这个设计者就花了很多功夫去做调研、去调查、去研究、去反复论证、反复测试。

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国高速公路的路牌,美国公路界花了很多资金长年去研究,因为当司机比如说以80公里/时的时速经过这个路牌的时候,他的字的尺寸要多大、字的颜色和背景颜色要多大的对比关系,然后选用什么样的字体,这些字体每个字母和字母之间的空间关系都是设计师要精心考虑在内的,所以说这种设计的功能远远大于它的形式。

视觉设计也是一种特别普世的语言。比如说我们需要去上厕所,男厕所和女厕所之间的标识,他们往往会用不同的颜色、形象或者不同的指代他们的物品。比如说男生的就是烟斗,女生的就用裙子。还有的是用不同的上厕所的姿势来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形式,大多数的标识的目的都是要跨语言、跨文化,让不同国家的人看到这个标识的时候都会清晰地能分辨出哪一个是他们应该作出的正确的选择。

所以说设计创意是要实用、要有功能性的,它是可以跨语言、跨文化,也是有理有据、有理论支持,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有设计素养的人,往往更能时刻聚焦在生活一些不起眼的细枝末节上,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日子、身边的人的日子,过得更精致、更舒适。

有的人会不会想到,现在到今天最大的这些基础设计还有最常规的标识已经被设计过了,我们生得太晚了,还有没有我们的余地再去设计新的?肯定有。其实就是咱们身边很多习以为常的小物品,就可以再重新设计、改善。

比如说日本的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他就发起过一个叫“Redesign”(重新设计)的活动,他征集了一些设计师,就把身边每个人都用到的很小的物品,然后想想它们是不是已经完美了,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去创造一个新的形式给他们一个崭新的样子。

比如说我记得见过他的活动里有一位设计师就重新设计了咱们厕所里用的卷纸,他的改动、改进非常巧妙,也非常小。这个纸还是原来的以圆形卷起来,只不过他把中间的硬纸壳的轴换成了一个方形的轴。这样有什么好处?当人们扯这个卫生纸的时候,那个卫生纸就不会一溜烟全都滑下来了。他利用这个中轴的方形的纸筒的转动,把卫生纸卷等分成合理的单位,这样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我觉得少年商学院的项目特别好,就是让青少年们、小朋友们去发现身边的大家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一些小物品,想想能不能改善它、能不能重新设计它,让它变得更方便或者更美观。大家如果看到少年商学院以前的一些课程,我的印象里他们有重新设计一个银行的自动提款机,还有目前正在做的重新设计一家未来的书店(点击这里查看8月份《超级阅读计划》)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设计这门语言,比英语的性价比还高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画画或者喜欢动手做一些东西,其实这个是特别好的一个设计思维、形象思维或者设计语言的一个培养,是一个用脑的思维。我通过教了很多年以后,我觉得这个视觉传达之所以叫传达,大家学的真的像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有自己的词汇、语法和修辞。

就词汇来说,就像是英语里面的ABC、像唱歌的那个123。艺术与设计语言里的词汇就是点、线、面、色彩、灰阶和机理。把它们结合语法,语法就是7条:和谐、对比、平衡、动感、重点、比例、简化(精简)。当你把这些元素有机地、有逻辑地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你可以传达任何一个信息,也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情感,它整个就是一套思维的工具。

我说这个话其实也有根据,因为我一直对语言学也很感兴趣,有一次我在美国读了一本语言学的著作,它的前言的第一句话写的是“语言是一个思想的工具”。我当时很惊讶,说大家第一次语言是交流、是沟通、是表达的工具,为什么他说是思想的工具?我仔细想想还真是的,如果人没有这么丰富的语言去定义,有名词、形容词、副词这一层层的词去形容、去概括、去描述一个东西,人们不会想象得那么深入,人的思想也不会这样深刻。

我身边有几位朋友都是聪明绝顶的,有一位的名字叫罗永浩(就是现在做锤子手机的这位朋友),他非常聪明。我以前跟他聊,说为什么?他自己跟我说了一个解释,他从小是在一个双语家庭里长大的,他是朝鲜族的。所以他的母语里就包括两种语言,每种语言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思维方式。每种语言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它在考虑问题上的优先级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就年月日来说,咱们汉语说“年月日”,英国英语就说“日月年”,美国是很折衷的“月日年”。如果你让孩子多学一门别的外语,只有那个国家的人能听懂。可是要是多学一种视觉语言、视觉的思维方式就大大地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给他们多了一套表达方式。

我从去年开始经常回国,在北京大学中央美院等学校做一些教学的交流活动。其中我很乐意分享的一个项目就是如何教美国学生创意。其实通过中文的语言,修辞的一个方式教他们创意还挺好玩的。

我是教美国不懂中文的学生学中国的对联,然后他们学习对联的精妙的对称、对仗、相似、相反、平仄、押韵,的这些特性,用两张图的并置关系来做出一个视觉的对联,让他们要在形式上有这种相似和相反、对称和对比的关系。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通过很细致的观察,在内容上,这两个图之间又要有烘托、呼应,还要达到一个像电影蒙太奇那样的升华的效果。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但凡学过点设计的孩子,都比别人会过日子

▋科技只是工具,最重要是给孩子“人本”思维

之前有家长很关心科技、创意和创意思维的关系,我想大致可以简单地分成两个层次:

一方面是我们使用的工具,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受益人。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我的本科是学医的,当时从学医转到学视觉传达设计,我不需要像达·芬奇练习画鸡蛋那样画三年鸡蛋,把鸡蛋画得非常逼真才能出师。当时的电脑软件就可以帮助我实现我脑子里想要的图像。可是这是好事,也是不好的事。我在美国教学的时候就很担心如果学生太依赖这些电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设计师都被电脑、被机器人取代,那怎么办?

所以在我教的课上,往往我第一节课都大家说“你们现在学这个软件、用这个平台,也许在你们毕业的时候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独特性、创新性,这些才是未来人类最宝贵的一个特质

第二、就是平台,我们设计师设计的东西,以前都是杂志、报纸,都是纸媒。前几年已经变成大家都在电脑上看东西,到了这几年大家都在手机平台上看东西。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在虚拟现实的空间里去浏览、阅读、感知这个世界。

所以在美国大学的本科学这些艺术和设计的同学,他们压力也挺大的,他们要不停地再去追赶这些新的软件、设计这些新的平台。这些恰恰是作为一个艺术与设计行业的人的魅力所在,因为我们在设计、在创造未来,去迎接这些挑战。

总结一下给孩子和家长们的忠告,要去充分地体验各种新的软件、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不要忘了还是以人为本,不要仅仅是从软件、从App里去获得想法,要以人为本,从自己的内心去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概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