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新高考“物理历史二选一”,越要从小同时培养孩子科学和人文素养
学院君说:不久前,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八省市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21届高考学生开始,将文理综正式取消改成“物理历史二选一”。这一改革措施引起了大家对于孩子未来是选物理还是选历史的讨论。但尴尬的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从小发现孩子兴趣以及未来适合发展的方向。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新高考动态的同时,也提出关于未雨绸缪以及如何培养孩子决胜未来能力的建议。不管是孩子将来要在国内参加高考,还是要出国留学,相信今天的内容都能给您带来启发。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1.新高考改革意味着什么?
从八个省市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说,孩子们的选择空间从原来单一的文理分科,变成了现在的“3+1+2”模式。
2021年开始实施,那就是说2018年入学的高中生,就是第一批了,要在物理和历史两科中选一科了。对于一些“物理恐惧症”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利好”。
对于更多的孩子还在初中及小学,尤其是还在读小学的家长朋友来说,我听到不少人在讨论:如何从小帮孩子引导孩子兴趣,让Ta对物理和历史中的一科有着明确的兴趣,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嘛。
这种想法粗一看没毛病,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恰恰是:一定不要因为高考的这种改革,而让孩子从小一定要“二选一”,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物理和历史,它们在科学和人文领域中各具有独特的价值。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从小恰恰应当知识面宽一些。物理和历史,都要去启蒙,都要去学习,都要去激发兴趣。
因此作为家长,与其困扰不知道孩子的兴趣,纠结未来到底该选物理还是选历史的问题,不如未雨绸缪,从小综合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样到了高中不但孩子能够轻松选择,而且对于要留学也好,未来就业也罢,才会脱颖而出,更感激从小的选择。
2.哈佛新通识教育
与“T型人才”
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恰好也是从2018年秋季开始,正式实行了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起源于1945年)。
原来通识教育8大品类的课程,变成了4+3+1——4门通识教育必修课,3门分布必修课,和1门实证与推理课程。这四门必修课包括:美学、文化与阐释;历史、社会与个人;社会科学与技术;伦理与公民。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哈佛大学对“T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无论学生就读哪个专业,都需在这些领域中选另外一门进行深度学习。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哲学系的学生应能理解世界是一个理性的、可预知的系统;而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生物系学生也应具备最基本的道德推理能力。
能深入事物的本质,一步步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就是通识教育的核心。
比起过早地局限孩子的发展方向,让孩子从小接触到多元化的知识,形成跨学科的思维,对他们未来选择“愿意深入研究的领域”,将更有帮助。
3.改变世界的T型人才
创立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同时还是哲学家和美学家。13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就开始阅读康德的著作,入读苏黎世联邦工学院之后,还专门选修了哲学课。他认为人们必须要借助概念才能把混乱的感觉经验整理出秩序来。
在之后研究自然规律时,他也是力图追求理论美、方程美、和实验美,写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公式:E=mc²,用最简单的方式描绘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的物理现象。
尽管从专业的领域来说,科学和人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其实,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有很多交融的地方,才让世界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
去年不幸因抑郁症去世,被称为最靠近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震惊中外的“天使粒子”发现者、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终身教授张首晟,内心也是对科学和人文两个学科领域充满信仰和追求。
他曾经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谈过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历史和研究理论物理表面看上去并没有太多关联。但是在从事研究方面,科研和艺术非常像,就是一种品味。整体的历史观,能帮助你在做科研的紧要关头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张首晟年幼的时候刚好赶上“文革”,那个年代不让看书,还好家里的藏书阁藏了满满一阁楼的书:东西方文学类、艺术书 、哲学 、物理学等各类学科,应有尽有。
于是,张首晟从小一有空就钻进藏书阁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在书中,他可以与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对话。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迦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正是这些伟大的灵魂让他实现了与艺术、科学的最初交汇,也让他认识了比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可以说,张首晟受到了思维启蒙的教育反而是在人文科学方面。直到现在,他还是对人文艺术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平时在生活中,也时时实践着这种美的统一,遍览文学、历史、哲学等著作。
4.培养爱读杂书的“超级小孩”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他成为面向未来的T型人才呢?从日常的小事开始,从培养他爱读杂书的习惯开始,一定不要只是为了考试而选书读书,也不要只是选择“实用性强”的所谓畅销书。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也就是,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给与他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要让孩子能同时学好物理和历史,恰恰在于能及早让孩子兼顾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具有跨学科思考的能力,而这些就需要从小让孩子广泛阅读,并且多读“杂书”。
譬如我们给大家分享过的,获得全球最年轻雅思7分得主的来自上海三年级的邹歆柏,就是这样一位凭借大量阅读扩展知识面,展现了出色语言天赋的“超级小孩”。
少年商学院美国专栏作者南桥老师也曾和大家分享过《年少正好读杂书》:
儿童读书强调功利性则危害更大,因为它会造成思想发育的营养不良。现在我去各出版社,发现儿童的阅读多与其学业有关。当然,这道理上是说得通的,年少时努力读“忙”书,等长大了,才有资本读“闲”书。然而有一点被忽略了:年少时的广度,实际上大大地左右着日后的高度。 我自己的小孩在美国上学,老师强行规定每天至少读20分钟的“闲书”,家长还得每天记录、签字。这个做法颇让我深思。
很多人对美国人有成见,嘲笑他们不读书,没文化,可是他们的儿童看书之多,涉及面之广,连我们这些大人都自叹弗如。我女儿才7岁,就要看“虚构类”作品,如儿童小说,还得看传记。她们参加的“快速阅读”项目,一个学期下来要读20本书。
南桥,公众号:少年商学院年少正好读杂书
读杂书之外,带孩子平时多参观国内或全球的博物馆、图书馆,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兴趣,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知识,也与“读杂书”的理念不谋而合。
要记住:一定不要从小就要让孩子,或者就要帮孩子从文理科中,从物理与历史学科中,二选一。
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过:“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越要艺术化。两者在山脚下分手,回头又在山顶会合。”
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宽度与思维的深度兼具的“T型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穷其一生的期待与目标。这和高考/留学有关,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