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内驱力的三重境界
文 | 刘建鸿
运营有微信公众号“小鸿积极教养”(ID:jijijiaoyang)
学院君说:前几天,我们分享了《最好的放养,是先点燃孩子的内在驱动力》(点此阅读),家长朋友们纷纷留言,“非常受用,能否分享更为系统性的方法与案例呢?”今天少年商学院微信就和您分享一位心理学博士作为父亲身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之后的宝贵经验。
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有人以此说明,奖励能鼓励孩子的行为,其实很难解释得通。毕竟,孩子一开始什么钱也得不到,嬉闹得还挺开心,到了第三天,每人还有2美分的奖励呢,却气得不想玩了!
那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它背后藏着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奥秘。
听着有点虚的“内在动力”
说的其实是三种心理需要
内在动力,也就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很好理解,就是出于内心需要,产生的一种做事的动力,比如科学家寝食难安地想解决一个难题,孩子对一件事情沉迷其中的反复练习……
跟这个相对的,就是外在动力,也就是为了一个外在的原因做事情,比如为了得奖/升职/考高分而干一件事、为了害怕惩罚干一件事等等。
爱学习的孩子,我想都是出于内在动力,即使没有外界的要求或奖励,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也不会消失。那么,怎么刺激孩子产生内在动力呢?就不能不提对当代动机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两位心理学家Deci(下图右)和Ryan(下图左)。
他们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如果得到满足,内在动力就提高了。
第一种心理需要,是“归属感”,说的是让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想象一下,你小时候参加兴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爱你,完成不好就被他们嫌弃,你对兴趣班还能提得起兴趣吗?
第二种心理需要,是“自主感”,让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儿子还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从一个巧克力罐里拿出一个给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里摸啊摸啊,最后心满意足地挑了一个出来。罐子里巧克力虽多,在我看来都长得一模一样,没有哪一个比其它的更大,他摸个什么劲呢?但因为有选择,是他自己决定的,爽啊。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体现。
挑巧克力这样的小事还好,其它的可能就让家长颇感困扰了,例如,孩子弹琴,坐姿和动作错了,要纠正他,他还不高兴,怎么办?
有时弹琴,儿子身体歪歪扭扭,他妈妈多提醒几次,他也不高兴。他妈妈就用手机拍摄他弹琴,弹一遍,让他自己看一遍,平时让他坐正,他还嫌烦,有了录像,他也想在镜头前面好好表现,多弹几次,他也发现,坐得歪歪扭扭的时候,弹得不如坐正时好听,下次再让他坐正,他也不会不高兴了。
儿子同时用左右手弹新曲子的时候,常常忘了换手,弹错音,自己还没发现,妈妈忍不住马上纠正,他嚷着说,“弹琴又要看谱,换手很难,我都弹了好几遍还不会!”他妈妈就说,“刚学换手弹曲子是有点难,你还记得刚开始弹琴时你手势常常错吗?后来练小猫跳跃的样子,就学会了,弹得挺好。”
后来他妈妈和钢琴老师商量了下,下次学琴时,录下了老师的示范弹奏,弹之前,让儿子重听一遍,一听到音不对,马上可以停下来;一起看谱,在要换手的地方,让儿子自己画上个记号……妈妈也不干预,只是在旁边录像。
家长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和做法,满足了孩子心理需要,孩子行为的配合度就提高了。所谓教育,正在于这些难为之处吧。给孩子多一些的自主感,并非放任不管由着孩子,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孩子有可以选择决定的感觉。
最后一种心理需要至关重要,是“胜利感”,指孩子觉得他能做到。例如“我会画水粉”、“我能滑轮滑”、“我能和伙伴合作搭乐高大楼”……
例如,孩子玩网页小游戏大部分是输,为什么还爱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游戏提供了及时的反馈,让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高!(上次玩580分,这次得了800分!胜任感提高了)
不是说不能给孩子物质奖励
但要分情况
Deci和Ryan认为,只有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孩子才能从外在动机,转向内在动机。反之,原有的内在动机也可能会转为外在动机。
这就是我们开篇的故事的奥秘。
孩子原来是为自己玩——有自主感,嬉闹既是过程,也是目的,是自我决定的,甚至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老人出来制止他们“别吵了!”,孩子们很可能会心想“偏不!”“凭什么啊”,玩得更带劲了。
然而,他们一旦心满意足地接受了老人每人10美分的奖励,内在的部分就逆转了,他们第二天就冲着拿奖励(为了外部奖赏,非自我决定)来嬉闹了,自主感减少,嬉闹就成了某种表演(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而表演是为了获得报酬。这时就变为了外在动机了。
为别人表演?多累啊!对方居然连续两天任意降低“酬劳”,难怪孩子们要发怒了:
“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那么,物质上的奖励,会不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呢?有可能,但前提还是要看,这个外部奖励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如果对孩子来说,奖励意味着家长的某种操控,“只有你……才可以……”,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受控感增加了,的确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
但如果物质奖励代表着某种荣誉或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能够强化孩子的胜任感,例如参加学校航模比赛得到奖金800元,就不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
所以家长朋友们,可以分下面这些情况,避免给孩子造成物质奖励的“陷阱”:
1、描述性的鼓励,比笼统的称赞或奖励更好。提供了更多的成就信息——胜任感。
不太理想的做法:
a. 不错!或棒!——很容易失效,即便是好话听多了也没感觉。
b. 你作文如果多写50个字,爸爸奖励你2元——很可能孩子会为了赚钱而凑字数,并没有提高作文质量。培养的是“外在动力”。
比较好的做法:
“恩,我第一次看到你作文里用妈妈和孩子来比喻地球和绕着地球转的月亮,我觉得很生动呢”
2、慎用“如果……那么……”、“只有……才……”
如果用,也要尽量减少操控的语气。相反,增加孩子的理解、认可和亲子情感联结是有益的。比如孩子有时早上起不来,会迟到……
不太理想的做法:
“如果你起早点,准时到学校,那我就多给你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如果还迟到,你就不用想玩游戏了!”
比较好的做法:
“你早点起床,准时到学校,我就能更早点买菜回家做饭,你有能早点吃饭,晚上,你就有多一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我今天送你到学校后,时间还挺早,上班的路上也没那么拥挤。谢谢你这几天都起得这么早,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自己表述,会更有成就感。
家长用监视,不相信孩子,试图控制孩子,孩子缺少归属感和自主感,似乎总能感到身后锐利的眼光在监督自己,或者设定期限,把“几点做完,我会来检查的!”挂在嘴边,或者强调社会比较,经常说“你怎么总是做的不如邻居家的小明!”……这些做法也都有损孩子的自主感,不利于形成内在动力。
3、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可以用“特别庆祝”的方式给予孩子正面反馈,避免负面作用。
庆祝的好处是意外的惊喜,孩子不会以为他下次做到了,自然还有奖励(避免了“如果……就……”)
接上面的例子:“这一周你起得很早,准时到校,林老师也很惊讶呢。我们今晚去看场动画片庆祝一下。”
4、让孩子参与约定和协商,给孩子被尊重的感觉,也体会到自主感,也有助于形成内在动力。孩子如果提出自己的建议,用了自己想的方法,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的比原计划更好,自然会更有助于形成内在动力。
例如12岁的孩子参加了10公里的马拉松,按照约定可以奖励他一部普通山地车。孩子说,“我能不能先不要呢,过两个月如果我能跑下21公里多一点的半程马拉松,你们奖励我一部**品牌的山地车可以吗?”
行!为什么不呢?!!孩子自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愿意去超越自己,获得一个更大的物质奖励。很好啊。
最后,就如开篇的小故事所呈现的,如果孩子对某项活动已经有内在动力,不必刻意进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