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 少年商学院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文 | 哈顿

理工科硕士,经济学博士

少年商学院特约撰稿人

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当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下第一个人类脚印时,全世界都为之感动,“这是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相信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航天梦。

从《星际穿越》到《流浪地球》、从NASA火星探索到中国嫦娥登月、从国际空间站到天宫一号、国内外的科幻思潮以及太空实践都时刻在吸引着孩子们的眼光,引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当孩子跑来问你:天的那边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星星会发光,宇航员会看到外星人吗?等新奇有趣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相比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们,更明智的选择是亲子共看纪录片——一方面,纪录片有强大的镜头语言,能够直观地让孩子看到陌生神秘的宇宙,眼界大开;另一方面,搭配深入浅出的科普,也能让孩子学到不少物理、地理等知识,充实自我。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部这样的高分纪录片——《阿波罗11号》。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电影评分来源:IMDB)

于2019年3月上映的《阿波罗11号》,采用了首次发现的65毫米大画幅胶卷拍摄的影像资料和超过11,000小时的原始音频资料,全景展现了阿波罗11号发射、登月和返回地球的全过程,磅礴大气,赢得了无数好评。

 

在宇宙面前,人类渺小又伟大

开场时,土星5号火箭被运送到发射台时的画面令人感叹,特别是“渺小”的人类与庞大机器的对比,在履带式运输车的面前,人们甚至在图片中都占据不到几个像素点,与土星5号运载火箭相比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工作人员与履带式运输车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渺小”的人类却是这里所有一切的主宰。一个人的力量的确很微弱,但人们通过努力与协作,就能够创造出为人类服务的庞大机器,能够成为地球的主人,未来还将驶驾驶着飞船征服宇宙。

宇航员走出休息室,平静地坐上运转车前往发射台之时,土星5号火箭却突然出现了点小麻烦,第三舱段的某个阀门出现了泄露故障,而此时距离火箭预定的发射时间只有2小时45分钟了。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即便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难免出现失误,可是他们却有着异于常人的优点,那就是临危不乱。发射控制中心立即派出了由三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安全专家组成的小组前往现场,处理紧急情况。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尽管时间紧急,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不论是发射控制中心,还是三位宇航员,或是故障处理小组,所有的人都没有出现丝毫慌乱。

发射控制中心有条不紊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三位宇航员按部就班地进入指令舱进行准备,故障处理小组严谨细致地检查和维修。终于,在火箭发射前的第51分钟,故障被排除掉了。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这告诉我们,再聪明的大脑都有可能会犯错,但睿智的人会通过冷静、严谨、细致的处理方式将错误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航天事业中没有超级英雄

火箭发射前的一段录音让人印象深刻,当时指挥控制中心正在与各个小组进行联系,以确认能否开始发射。

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推进控制人员、电气环境控制人员、制导控制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监督监察人员等,都在配合指挥控制中心完成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火箭发射前,各小组确认已完成准备工作)

不同于多数好莱坞大片的是,《阿波罗11号》并没有刻意塑造三位宇航员——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和柯林斯超级英雄的形象,反而是将他们个人的时刻融入到更大的图景中。

这也正是电影所要表达的寓意之一,在伟大的航天事业中并不存在什么超级英雄,而是千千万万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科研人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罢了。

 

跟宇航员一起漫步月球

从火箭发射开始,电影用一种近乎纯粹客观的展现方式,将阿波罗11号探月并返回的影像展现给观众。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所有宏伟的场景,包括重达650万磅的机器、哥伦比亚号与鹰号的对接、伤痕累累的返回舱等等,都来源于真实的胶片记录,而不是电脑特效。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我们观看电影之时,就好像是我们自己也在火箭发射基地看着土星5号发射、在太空中回望蔚蓝色的地球、与宇航员“大大”一起漫步月球、随着指令舱从大气层一同坠落一般。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主创团队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档案馆合作的过程中,甚至还发现了一批未公开的65毫米影像合集。

《阿波罗11号》首次将这些真实的影像展现在了大众面前,即使你和孩子曾经看过很多与登月相关的电影和记录片,也能从这部电影中得到新的收获。

 

生动再现太空飞船中的每项任务

大家可能会质疑,用90多分钟的时间观看一部纯粹的记录片会不会有些烦闷呢?

《阿波罗11号》的主线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是对人类伟大创举的展现,可这并不是影片的全部。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导演不仅从这庞大的视频材料中精选出最振奋人心的时刻,用高超的电影剪辑手法,给大家呈现了非常宏大的火箭发射画面。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片中还聪明地融入了精心制作的示意图,贴心地为热爱科学的观众普及太空飞船中的每项任务:

点火、火箭升空、整流罩分离、绕地飞行、登月点火、绕月飞行、登月舱分离、着陆月球、与指令舱接轨、绕月飞行、点火回地球、着陆仓分离等。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在实现登月的过程中,既有紧张严肃的时刻,也有任务成员的幽默对话和友情插曲,还有吃瓜群众的人生百态。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观看火箭发射的人群百态)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拉近了我们与航天员、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距离,让我们认识到他们其实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差别。

 

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宇宙科学

影片的最后,当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最后一次与地面直播通信时所说的话,成了整部影片的升华。

他们说,“这趟征程的意义远远超过三个人踏上月球,我觉得这象征着人类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的探索。”

“这次任务就像潜水艇的潜望镜,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是我们三人,但背后却是千万人的努力……”

这部50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阿波罗11号成员,左起: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奥尔德林)

人类所有的伟大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阿波罗11号登月行动一样,它离不开人们的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

有些人异想天开,渴望把一个接近300万公斤的巨型火箭从地面发射出去,将三名宇航员送到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表面,然后经受太阳温度一半的高温后成功返回,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而另一些人脚踏实地,将所有的一切,包括助推器、轨道计算、指挥控制、通讯、食物和生存必需品等,全部都做到,这需要大量航天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

这也是《阿波罗11号》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的启发——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

正如影片里阿姆斯特朗那句震撼人心的“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名言一样,并非他下意识的感慨,而是彻彻底底的事实。

人类没有一个时代不仰望月球。让孩子从小了解太空科普知识,不仅能释放孩子的热情与想象力,感受科技力量,更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开创性思维和突破自我局限的勇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