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 少年商学院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副主编

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也许每个人在考试考砸的时候,都很希望能有一种药,吃了之后立马变聪明,逢考必赢。这种我们当初以为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药,现在却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泛滥。

 

这种药就叫“聪明药”,在北京、浙江多地,有许多父母买来给孩子做益智药备战高考。但是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吃了就真的能变聪明吗?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这种药的时候,目的是为孩子参加考试的时候再加把劲。听说这种“补脑提神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孩子注意力,并且不知疲倦。

 

然而,这种所谓的“聪明药”,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外泛滥。它也曾被无数家长学生认为是一种对学习有帮助的“良药”,事实证明,这种药却毁了一代青少年

 

泛滥的“聪明药”

 

在谷歌一搜“聪明药”,有4000多万条搜索结果。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聪明药”是几类能够醒神、提升注意力的神经兴奋剂的统称,全都是处方药,被用于治疗多动症、嗜睡症等疾病

 

服用这一类药物后,大脑会产生增进兴奋、清醒和降低疲劳的感觉,给人以“变聪明了”的效果,因此它们俗称“聪明药”,也成为许多考生的考试法宝。

 

但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聪明药真的对智力有帮助,甚至长期服用对于没有患上多动症的人而言,会有上瘾的风险。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以利他林为例,它被用于治疗多动症已经近60年,是受管制的精神药物,在国内被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冰毒同等级别

所谓的“聪明药”在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在年轻人中泛滥了。

 

早在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发布过通告,利他林应该在药品说明中加入黑框警告,因为这类药品可能会增加身体和精神伤害的风险,甚至导致用药者死亡

 

比如会导致抑郁和情绪不稳、心律不齐和停药期间的急性衰竭反应和精神失常等。对于青少年而言,这些药丸最终会诱使他们走上滥用镇痛剂和安眠药的道路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但是根据《纽约时报》报道,也正是在FDA发出通告的2007年起,开给美国10到19岁青少年的ADHD(多动症)药物处方量5年间增长了26%

 

到2012年就已达每年2100万份处方之多。报道里采访的一位心理医生直言,滥用处方兴奋剂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校园文化

 

权威科学杂志《自然》2017年调查的结果显示,全球通过合法与不合法途径服用聪明药的人数比例,在20%左右。而在过去两年,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根据Netflix 2018年出品的纪录片《TakeYourPills》(药瘾)中,转述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针对常春藤盟校的一项匿名调查显示,有将近70%的藤校学生承认自己服用阿得拉;27%的学生坦言自己逢考必吃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Netflix纪录片Take Your Pills

 

聪明药像一条捷径

充满了诱惑

 

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聪明药可能会有副作用,但还是很多人要去尝试?

 

纪录片《Take Your Pills》采访了很多金融和科技从业者,问他们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冒着违法风险购买聪明药。

 

他们的解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处高竞争环境,也想在竞争中存活,对他们来说,为了不被同龄人抛弃,聪明药看起来是一个捷径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一旦你初尝禁果,开始服用药丸或是这一类的东西,这事儿就变得不再可怕了——尤其是你还能拿到好成绩。”

一名因为“聪明药”滥用而在接受治疗的美国男孩,一一列举了他如何逐渐对“聪明药”上瘾,最后又迷上了海洛因。

 

这个男孩的话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聪明药会如此泛滥。

学业的竞争压力下,只要吃一个小药丸就能够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根据《纽约时报》的采访,会使用“聪明药”的学生几乎都是拿A的好学生。

 

玛德莱是一名常青藤名校的学生,即使考上大学,她仍然会偶尔使用兴奋剂。

“这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到底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搞到一团乱,然后考试成绩和曲棍球比赛都表现不好,还是让老师开心,教练开心,那好成绩,进好大学,让我的父母也开心?”

 

她说,在她的中学,班上几乎有1/3的学生使用兴奋剂用来提高学习成绩。所有人都强调,使用聪明药,并不是为了体验神魂颠倒的感觉,都是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升学期待而不得不出此下策

在国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家长对聪明药趋之若鹜,对产生的副作用不加以了解就敢使用?恐怕也是一样的心理: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为了拿到好成绩而不择手段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根据新京报报道,有名高三的女学生原来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高三成绩却波动很大,这时候她的妈妈给她吃了“聪明药”。

在服药两个多月并增加服药量后,这名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提升了,很容易就学会以前觉得困难的知识点,成绩又回到了班级前列。

但很快,她出现了“掉发、彻夜失眠”等症状。妈妈发现异常后让女生停了药,结果她开始频繁头疼、恶心,听不进去课,无法静下心看书做题

被折磨得心烦意乱的她,开始自己在网上联系药片的卖家,没想到却误服了“摇头丸”。最后被确诊为“服药上瘾”,被送入戒毒医院

 

在激烈的竞争下

父母的心态尤为重要

 

前段时间,斯坦福行贿丑闻中,中国女生赵雨思家里砸了4300万元将她送入斯坦福就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当时少年商学院发过一篇文章《砸4300万送女儿进斯坦福是一种什么心理》,里面就有提到,现在的中国土豪心思多放在了子女的国际化教育,上欧美名校成为心理图腾之一

但这一类家长培养孩子上欧美名校,却靠的是临时抱佛脚、花巨资去捏造简历

 

实际上,这种心理和现在给孩子买聪明药的家长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不管是买学历还是买聪明药,都是将父母对于学业的高期望强加在子女的身上,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成长

 

包括前段时间衡水中学举行校园开放日,一名老爸举着吊瓶,带10岁的女孩儿发高烧去参观学校。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无论是带着发高烧的女儿去参观衡水中学,还是买下副作用不明的“聪明药”,这些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孩子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考上好的大学有好的前途。

 

但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如果这看起来光明的康庄大道,代价却是孩子的健康,你还会去尝试吗?

 

作为家长,应该从日常学习与课外活动开始,去真正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

比如孩子喜欢踢足球,他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更能学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那身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这才是真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那些到处为孩子找“聪明药”吃的父母,究竟是什么心态?

芬兰的教育在全球排名前列,但调查显示,芬兰人成为父母后,最关心的三件事是:如何做好父母,如何让孩子有玩伴,如何让孩子过健康的生活

 

至于学业?至少在这次的调查问卷中,没有出现,也没有芬兰爸妈特别提及。

 

国情不同,对于芬兰爸妈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社交问题,他们会担心孩子没有朋友。但是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尊重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勉强,孩子才能快乐自然地成长

 

抛开文化差异,无论身在何处,如果我们能把父母这个职业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尽可能地不要跟别人“比较”,也就不会给予孩子过多的期许,造成孩子和自己的双重焦虑。

 

想让孩子安心做自己,爸妈自己就先安心做自己,这或许才是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聪明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