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和98分到底有何区别?从孩子活学活用思维导图说起
文 | Erica老师
整理自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公开课学院君说:98分和90分到底有何区别?《在奥地利中学看到教育应该有的样子》一文给出的答案是:大量阅读、用自己的话独立表达、与众不同的评分系统。在今天,我们分享姊妹篇,关于学习方法:真正会活学活用思维导图的孩子是如何思考的?其实,人人都知道思维导图,但从二八定律来说——家长真正了解其精髓的,可能并不及20%。
思维导图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汇总工具,于是,世界上出现这样一种新职业:大型会议视觉记录师。例如,某公司开一天的会议,会邀请视觉记录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数米长的白纸上记录会议的内容。
他不仅能够呈现文字的内容,而且能把演讲者阐述信息时的逻辑整理出来,这是思维导图最大的魅力。它不仅可以呈现思考的内容,更可以呈现思考的路面图、思考的方式,是动态的感觉。这种呈现的表达和方式,称为可视化思考。
在少年商学院的课程中,我们把思维导图这一种工具当成是思维启蒙的一个工具来做。我们的课程也不是把它和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化学、物理这种学科进行一个交叉结合,而是把它和一些思维能力进行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想把一个解题的思路告诉学生,或是纠正学生思考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看不见整个思考的过程。哈佛大学就提出这样一个解决方案,我们要把思考可视化。怎样可视化?就是通过文字和图表的方式,把你的思考过程画出来。但是,这里面的“坑”太多了。
学习思维导图
一定要避开的两大误区
在思维导图学习过程中,要真正能学以致用、提高思维能力,要避开两大误区:
1、思维导图只是一个辅助学习的工具
学习思维导图也是一个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每一种图背后都暗含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方法。例如,圆圈图对应的是发散思考,气泡图对应的是描述事物特点,双重气泡图是对比分析,树形图是分类分析等。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图的画法、结构,更重要的是看到背后所代表的思维方法。
要让思维导图成为一种提升思维的工具,不仅要把思维导图融入到学科学习当中,更要让他们用思维导图去分析一些课外知识,分析一些现实社会中,我们真正会碰到的一些话题,举一些例子。
比如在我们课堂当中,不会把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学科拿过来,而是会给学生一些非常现实的话题,比如全球变暖、人工智能、剩食浪费、社区改造等。
这些话题是跳出课本的框架,但却非常贴近同学们的生活,这些话题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把这些话题引入到课程当中来,再把思维导图当做一种引导思考的工具,带同学们去探索这些话题。
通过这样的结合,才能够达让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把思维导图的学习框定在学科学习的范围之内,这是第一大误区。
2、不要去神化思维导图
有一些家长会把思维导图给神化了,觉得学生只要会画图,就能提升思维能力,其实这也是很大的误区,怎么说?我想用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
思维导图本身是一种工具,工具的使用是一定离不开方法的。比如我们吃西餐的时候用的工具是刀和叉,但要教会一个从来不会吃西餐的人怎么优雅地吃西餐,你不能只把工具丢给他,不能把刀和叉丢到他的面前,说你用刀和叉就能优雅吃西餐了。
更重要的是还得教给他方法,哪个手拿刀,哪个手拿叉,两个手怎么配合,才能优雅地吃好这餐饭,所以工具和方法一定要搭配起来使用。
思维方式的不同
是聪明孩子与普通孩子最大区别
如果要提升思维能力,一定少不了方法的教授。接下来我会举两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下,怎么把具体的方法和工具融入在一起,并且系统地帮助同学们提升思维能力。
第一个例子,就是多重流程图。
这个流程图非常吓人,但这是非常好的例子,学生拿到这个图肯定不知道怎么画,这个流程图有非常多的箭头指向同一个中心词,再由它发散出不同的箭头指向很多不同的末端,怎么样才能画好这个图,必须告诉学生一个使用的方法,方法是什么。
看下面这张图,方法就是这个图可以帮助你分析一个关键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场景当中,就是塑料垃圾污染的场景,通过分析塑料垃圾污染的原因有哪四个,并且会带来怎么样严重的后果,来帮助同学们去整理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在分析这个事件的过程中,同学们锻炼了探索的能力,给他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能够比较有逻辑地说出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到底怎么样。
刚才那是我上课时讲的例子,我把方法告诉学生之后,课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完成自己的课后挑战作业,我当时给他们留的挑战就是去研究一个环境问题,去分析一下前因后果,有了课堂上方法的输入,学生课下就会使用工具,其实是方法起到引导的作用。
现在看到的作品就是学生分析植被破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在分析之后,还提出一些自己对应的解决方案,非常棒。所以看到这个思维导图课就是帮助他去深入剖析一个问题,什么叫做深层次思考,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个例子,就是头脑图。
头脑图是一种非常灵活、非常常用、非常常见的思维导图,但画法非常多,可以用来介绍一个东西,可以用来整理文章的思路,可以用来分类等等。
你必须要把一个具体的方法告诉孩子,孩子才能懂得去使用工具。我们在课堂上也是,会把不同的方法和头脑图结合在一起。比如接下来举的两个例子,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个方法就是3W法,就是通过Who、How、What这三个方面去系统地有逻辑地了解一个历史名人。
大家现在看到的例子,就是我课上讲的,用3W法去了解莫奈。比如莫奈这个人是谁,他的生平、个人信息有哪些,说一下他有怎么样的作品,再说当时的人或是后人对他的评价怎么样。画这种头脑图,要求的能力是一种整理归纳或是提炼关键字的能力。
接下来我举第二个例子,就是头脑图和另外一个方法的结合,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完全不一样。第二个方法,就是3R法,什么是3R法,有家长可能有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所谓的3R,Redistribute、Recreate、Recycle,是解决环境问题非常通用的理论,我们就是用3R法和头脑图结合在一起,教同学们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
在画这种头脑图的时候,所锻炼到的能力就和刚才的能力完全不一样,不是锻炼一种归纳整理的能力,而是发散思考,或是用创意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
有了上课的基础之后,我再让同学们在课下完成相应的挑战,比如改造一下你的社区,这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懂得如何用头脑图有条理地进行发散思考,大家看到这张图就是某一节课后挑战,主题是改善小区环境。
这位同学不仅用3R理论,他可以想到更多的方面,从不同的方面去解决环境问题,包括植物、电梯、交通等等,在二级分制之后再发散出一些细节的方法。
通过发散思考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他好像学会头脑图的画法,其实并非如此,他是学会发散思考的方法。所以,工具和方法是二者合二为一,不可拆分,想让学生真正学会工具,方法的教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在上完我们课程之后,很多家长会写评价时,会写到孩子上完课程之后,发现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有所提升。
比如现在看到的这两个评价,都家长们亲自给我们写的,会说我的孩子好像思考能力变得更加有逻辑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有所提升。这并不是因为他学会思维导图的画法,而是在学思维导图过程中,他懂得思考的方法,这个方法才是最最核心的东西。
所以,你真的想让你的孩子在学完思维导图之后,能够提升思维能力,你不能只把图的画法和结构教给他,方法同样重要。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会告诉孩子们这样一句话,你来上思维导图课,并不是要成为会画思维导图的人,而是要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活学活用思维导图的孩子
是如何思考的?
工具的学习离不开方法,但是我想说,如果真正想要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工具的适用场景是同样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想要让孩子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思维导图,就必须在平时引导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植入不同的话题和场景。
好比平时在学校里面学数学的时候,我们知道学数学可以提升逻辑思考能力,但很多学生只要脱离数学的课本,脱离数学的练习册,他还是不知道在生活场景中,哪些地方才是逻辑思考发挥作用的地方。
其实我特别想说的是这些思想话题、场景,本身就是有能量的,因为现在的孩子,很多不敢接触什么新鲜的事物。因此,什么新鲜话题都好,都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状态,他去认识、了解一个新鲜事物,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拿孩子们的写作来讲,我们通常说用思维导图讲写作,无非就是用思维导图搭一下框架,搭一下写作大纲,在少年商学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有力量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就是如何写出一个有灵魂的故事。
有一些故事本身就是有力量的,所以要选择大部分同学们都认识,或是一个家喻户晓,或是老少皆宜的故事。因此,我们选择《疯狂动物城》这样一个比较有名、获过大奖、非常成熟又能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故事,来给同学们进行拆解。
还是那一句话,我们选择的话题本身就是有能量的,当你把话题摆在学生面前,他会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个问题还有这种拆解方法。
我们不仅是用思维导图把写作框架搭出来这么简单,而是希望孩子们写作时可以明白写作的目的,明白怎么样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能传达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我们会用很多思维导图去拆解,比如如何用气泡图去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角色,让你的故事变得更加立体;如何用多重流程图去写出一些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你的故事更加吸引人等等。
有了话题之后,我们特别强调一个线下挑战的环节。既然在课上给了他们这么多的接地气、国际化的话题,线下挑战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会给出一些跳出课本的课题,让他们去进行研究,去启发他们的思考,做到课后的延展。
比如我在做科学探索那节课就出过一个题目:“同学们,请你们选一个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发明做一个课题报告,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它改变了世界。”
这些题目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各位家长如果想真正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一定要帮他打开思路,不仅要把工具告诉他,更要把这个世界上,甚至你正在关注的话题,拿给孩子去思考。实际上,他们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给你。
当我们把这些开放性的题目给了孩子,很多时候你会惊讶于他的创造力。你可能会想:“要怎么样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并不是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他的创造力就在他的身体、大脑里,只不过要给他一个适合的题目让他展示出来。
比如给一个与学校的写作题非常不一样的题目,叫做“外星人奇遇记”,让他根据创意写作课的上课之后的感受,去创作,就会创作出非常多精彩的作品。
其实各位同学完成我们的挑战之后,会在我们的官网上形成自己的作品集,这些作品更加体现孩子的创意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索、做研究的能力,每一个作品的题目都包含孩子自己很多的努力和创意在里面。
上课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家长和我说:“老师,我的孩子可能不太愿意完成作业,觉得非常麻烦。”其实,我们这边会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勋章、证书,这些激励对于孩子是非常好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提供一个八大能力评估报告,根据孩子在完成挑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创意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去综合评估孩子的能力报告。
这一切都是想说,我们目前不是要去关注同学们画思维导图的能力,而是关注同学们思考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这里获得的不是一个标准分数,而是一个能力的提升。
就像很多家长在评价中写到的一样,这个挑战是很多孩子喜欢我们课程的原因之一。比如左边这张图,这些课程的挑战让孩子们脑洞大开,让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自由地飞翔;右边这个评价就写到,本身以为让孩子完成挑战是非常痛苦一件事,但没有想到孩子在写作中投入很多的精力,越做越开心,忍不住修改,体现出从来没有的创作热情。
想要提升思维能力这么抽象的东西,必然是漫长和艰辛的过程,必须要学习科学的方法,我们就是用“工具+方法+场景+话题”这样的方法,全方位给孩子一些刺激和提升,希望这也可以给家长一些启示,平时多带孩子看一些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国际化的话题和书籍,带他们去讨论和思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思维导图似乎人人都知道,但真正的活学活用,让它成为孩子大脑的一部分,却是遵守二八定律的。我们对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需要有一定的敬畏心。
少年商学院的一个理念是要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把它翻成英语是写成:Inspire kids to expand horizons and think big.从学校老师到家长,再到我们,从工具方法到思维提升,再到给他们一些大的话题,让他们去思考,跳出思维的框框,非常重要。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