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 少年商学院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文 | 高芸
少年商学院合作导师
我们知道,时间管理能力是影响学习力的重要因素。我们也跟大家分享了孩子使用时间管理工具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但很多人说即使知道有这些误区,在孩子时间管理方面还是有不少疑问:
做的计划总是完不成,怎么办?
总是没有办法坚持,怎么办?
拖延症始终治不好,怎么办?
那今天我会结合纪元老师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本书,跟大家详细讲讲:如何科学地进行时间规划?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01
孩子拖拉不是病
家长催促才要命
首先我想明确一点:少年商学院给孩子一直强调的理念是:
时间管理核心不是挤时间,而是培养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督促孩子在等车的时候多背两个单词,吃饭的时候多听两节音频,帮孩子多定两个闹钟,这些动作不叫时间管理。实际上,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好的任务,这其中包括情绪调节、目标设定、任务执行、精力分配等诸多因素,是一个有机复杂的过程。
所以,教会孩子时间管理,关键不在于催促孩子。催促这个动作是很要命的,总在孩子身后喊“快点快点,抓紧时间”,只会让孩子性格变得毛躁,做事不仔细。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我经常收到家长的留言,说自己家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拖拉,心里很焦急,怎么办?
其实,慢不等于没有时间观念。因为孩子还小,做事的时候需要一边思考一边观察,才能进行。由于心智的限制,年幼的孩子思考起来会比较慢,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虽然慢,却很有必要。因为会思考的大脑,会越来越擅长思考。
父母频繁的催促,相当于频繁地否定孩子,否定孩子的做事方式,可能会带来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举个简单例子:有些小孩子出门的时候,会模仿大人,尝试自己穿鞋子和袜子。
可是,父母觉得他们这样做比较慢,为了缩减出门时间,通常会阻止他们自己尝试。由于父母的阻挠,孩子会觉得这种穿衣、吃饭、出门的事情,只是父母的事情,跟自己毫不相干。
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如果一味地遭到父母干涉,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潜意识里会觉得,父母能够帮忙解决任何事情,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有一个生活情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孩子外出之前,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带少东西,就在孩子收拾的时候,不断催促带食品,带衣物。
但恰恰是父母长期的催促,孩子就会认为在自己每次出门前,父母总会催促自己,自己不需要有什么责任心去记住该做的事情。
因此,父母在孩子做事情时,对其催促太多,只会造成孩子的责任心减弱,养成粗心的坏毛病。
相比催促,其实我们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比如说:
1、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培养时间概念。你可以跟孩子说,还有15分钟出门,你要自己穿好衣服和鞋子;
2、教会孩子完成任务的方法;
3、告诉孩子拖延的后果,培养责任心。你可以告诉孩子,出门晚了会导致错过公交/塞车/迟到、会被老师扣分、爸爸妈妈上班也会受到影响等等。
父母不要只关注快和慢的结果,更应关注孩子做事和思考的过程,而且必须遵循孩子生命之花绽放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静待花开”,而不是使蛮力。
那么具体来说怎么培养呢?接下来我就来破解三个常见误区,给各位家长朋友支支招。
02
用「时间段」规划表
替换「24小时日程表」
有些家长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就要让孩子按照时间表来行事。于是给孩子制定精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监督执行。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为防止孩子搞乱作息、虚度光阴,便用时间表把孩子每天的食宿、学习、娱乐各项内容加以规范。
我见过有位家长,把这个方法用到了极致,不仅把24小时日程表张贴在家里的每一处醒目位置,还给每个时间节点设置了闹铃。身为全职太太的她,每天卯足了劲去监督孩子,一旦发现执行不到位,绝不妥协,一定要矫正过来为止。
这其实就是用蛮力的典型例子。甚至有些小学作业本上也会有这样的日程表,让孩子填。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但是,像这样严格、精细的日程表,是那些需要像机器一样无情高效工作学习的超人。比如乔布斯、马斯克、比尔盖茨这样的企业家。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个表格完全没必要。让心智还没成熟的孩子向超人学习,就是在使蛮力。而且还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孩子很郁闷,家长也永远不满意。
而且,严苛的时间表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缺乏弹性。随便一个突发事件,就能轻易打乱整张计划表,而意外的发生的频率实在太高了。
有一个关于计划和安排很经典的故事是这样的:
往一个玻璃罐里面装大石块、小碎石、沙子和水,怎样才能尽可能多地把这些东西装进瓶子里?要先放大石块,再放小碎石,然后再放沙子和水,你会发现瓶子中似乎永远有空位,能让你继续多装一些东西。
其实,这个案例的意思,并不是说时间的缝隙总是可能被填满的,而是说: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必须要先关注大块的事情,而小碎石、沙子、水,才有可能填入缝隙中。
换个角度来解读:这些小碎石、沙子、水,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那些碎片化的小事情,或者说是一些意外发生的事情。如果你不把缝隙留出来,那么到时候你的瓶子就什么也装不下了。
所以怎么办呢?做计划的正确方法是:只需要做大块时间的计划就可以,不需要细致到每分每秒。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孩子使用「时间段」规划表,来对自己的大块时间进行规划。那怎样教孩子正确划分自己的时间段呢?在《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中,提到了时间段六要素分析法,具体如下: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1、把一天24小时粗略分成几个大的时间段(可以先以一日三餐作为分界线来分段,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细分);
2、分析每个时间段的6大要素特点: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身心状态;
3、根据时间段的属性来安排该时段的任务;
4、每个时段的任务安排到8分满即可,保留灵活调整的余地。
比如:下图是一位成年人小丫对工作日早上10点到12点这个时间段的六要素分析表: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分析后,小丫就可以清楚知道,早上的时段比较适合开会、汇报等团队沟通的工作,需要大段时间独自专注的创作工作,比如写方案、文稿等,就不适合在该时间段完成。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除了考虑任务所需的时间量,还需要考虑人的身心状态。
之前有家长问我:孩子吃完晚饭做作业效率很低,总是磨蹭,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就可以用六要素分析法来重新审视。晚饭后的时间段正是许多孩子一天中最容易走神的时候,精力下降,且吃饱饭后需要适当休息,再加上这个时间段很可能其他家人也在休闲、娱乐,孩子自然很容易被影响。
与其强迫孩子饭后马上开始学习,不如安排享受亲子相处的时光,一起聊聊天,做做游戏,或者做做家务也是可以的,增进亲子间的感情。等孩子稍微调整好状态了,再开始学习,效率会更高。
所以说,督促孩子尽快完成任务固然重要,但是,比督促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考虑环境的影响,以及尊重孩子自己的思考习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做事效率低,问题并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如果一味告诉孩子要“快”,并不能解决问题。
另外,我也非常推荐,家长朋友可以教会孩子进行自我审视。时间管理的目的是培养自我管理意识,所以除了教会孩子合理分配时间,也要让孩子懂得,当我们发现事情做不下去了,或者做得特别慢的时候,可以先停下来,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03
比事情优先顺序更重要的
是孩子本身的状态
怎样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把计划好的事情全部完成?答案是,给事情排序。
一个很常见的排序方法是「四象限」分析法——根据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进行排序。即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马上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排上日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集中处理,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马上丢弃。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如果每天都用四象限法给任务清单排序,会怎么样呢?
你会发现,排序的过程极为痛苦,光是排序就已经浪费了你很多的时间。而且,你还会发现,你根本无法排出一个完美的顺序。
实际上,「四象限法则」的适用场景是企业管理。一个大企业就像是一台大机器,需要多个零部件相互配合才能运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且企业面对的事情很繁杂,每个人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复杂,所以需要四象限法则是帮助管理者合理决策的工具。
学生在给事情排优先级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日常事务本身并不存在严格的先后顺序,硬要给每件事情都规定重要和紧急的等级,就会特别拧巴,怎么排都不舒服,而且在做其他的事情时,总是会想着那个被你规定为“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就跟「24小时日程表」一样,按照四象限法则排好先后顺序的任务清单,同样不可能完美执行,硬要执行,只会带来挫败感。
「四象限」分析法不适合的话,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按时完成计划呢?相信自然的算法。
自然的算法就是人的直觉。这不是在给懒惰找借口,而是说: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思考习惯,不要轻易打扰孩子的自身节奏。
我们不是在培养机器人。不是要孩子像电脑一样严格按照输入好的指令来完成任务。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要培养有独立意识的人。所以,首先就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书中作者提到,他在写作的时候,忽然想起定的计划里有“晨跑”这一项。于是就开始纠结:要不要去跑步呢?要不要现在就关电脑,站起身来换衣服换鞋子,出去晨跑一圈呢?这时候他的妻子就说:别纠结了,既然都开始写了,就不要中途停下来了。
顺应自然的自律力量,计划是活的,不要规定得太死。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更是如此。
再给大家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如下图):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故事后来,这位妈妈允许女儿继续观察蜗牛,直到蜗牛爬回草丛,女儿心满意足地跟妈妈说:蜗牛已经回家了,我们也回家吃饭吧!
这时候这位妈妈意识到:就算没有家长的声声催促,孩子也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并不会忘记重要的事。当晚,女儿到家后心情愉悦,无论家务还是学习,都非常配合妈妈的要求,而且效率很高,一点也不拖拉。
这个例子也能说明“尊重孩子习惯”、“照顾孩子情绪”带来的好处。比事情优先顺序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状态。
孩子的思考方式大多以情绪为主导,要一开始就要求ta像成人一样有理性的时间观念,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
因此,我们要学会“慢半拍”,留给孩子自己思考和自我约束的机会。
04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需要明确、具体的指令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大家熟知的“21天习惯养成计划”其实是不可行的。实际上,培养习惯可能并不需要21天,而坚持了21天的人,也未必真能养成一个习惯。
因为,培养习惯的过程,并非是机械重复,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有机的,复杂的,需要不断自我调整。把一个大目标,以一定的天数进行平均拆解,再让你按部就班地完成,就是企图把这个复杂的过程粗暴地简化,显然不可能达成效果。
要让成一个好的习惯,我们需要谨记:关注坚持的过程,而非坚持的结果。
书中讲了一个重要的实验:
没学会这三个方法,孩子做再多的时间规划,都只会是“瞎忙”
一天下来,第二组的成绩远远高于第一组。
这就是说,坚持的过程是否正确,比坚持的时间是否长久更重要。这一点跟《刻意练习》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想要让一个孩子从新手变成高手,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给予孩子持续有效的反馈。
反过来说,孩子无法坚持一件事的时候,很有可能不是因为ta懒或者缺乏毅力,而是因为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者,缺乏有效的反馈。
那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习惯呢?这里提供大家三个方法:
1、跟孩子一起分析ta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2、针对孩子的表现给出反馈,告诉孩子改进的方向;
3、使用正向语言,给予孩子具体、可操作的指引。
正向语言的意思是,要明确告诉孩子“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人的大脑是无法执行“不要……”这种否定的指令的。比如:不要跷二郎腿、不要打断别人说话、不要把外套到处乱丢等。
但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坐的时候要双脚放在地上,膝盖并拢;别人讲话的时候要边听边在大脑中总结提炼对方的话;外套脱下来后要挂在门口的钩子上,等等。
也就是说,明确、具体的指令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好习惯,也更容易坚持。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让孩子科学地进行时间规划?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点:
1、慢不等于没有时间观念;2、频繁的催促可能会让孩子习得性无助,造成孩子责任心减弱,养成粗心的坏毛病;3、父母不要只关注快和慢的结果,更应关注孩子做事和思考的过程

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

1、只需要做大块时间的计划就可以,不需要细致到每分每秒。「时间段」规划表比「24小时日程表」更适合孩子;2、要想孩子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所有计划,相信自然的算法很重要,不要迷信「四象限法则」,因为它更适用于企业管理。3、“21天习惯养成计划”并不可行,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需要给出明确、具体的指令。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