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 少年商学院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副主编

 

暑假已经过了一半,孩子的暑假作业开始写了吗?在国内孩子忙着写作业、上兴趣班、国内外亲子游时,邻国日本一个小女孩,因为暑假忙着看电影,而引发了国外25万网友的关注。

7月23日,日本有位小学三年级的女孩跟妈妈说:暑假不就是用来看电影的吗?

妈妈发现女儿想看电影的意愿很强烈,于是决定把看电影做成研究课题,和女儿一起,定下了一天看一场电影的目标。

不过并不是简单地看电影,而是从母女双方的角度来观影,并把两人的影评,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妈妈把影评发在Twitter上不久,就有23万人表示喜欢这个研究。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除了忙着看电影,邻国日本的孩子还正忙着采集昆虫、收集贝壳、搭建飞机、分解硬币上的污渍……

这种让孩子充满期待和动力的自由研究,是日本从小学到高中普遍开展的开放性暑假作业,由学生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但这并不是小学生自己的作业,而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

每到暑期,放假的孩子抱着一摞有关自由研究的通知回家。与此同时,日本的国家机构、名企的网站,也准备好了各种自由研究项目,等着学生去报名参与。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

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有一位日本的小学生山本健太郎,在钻研160多件文具后,出版了一本图文书《文房具图鉴》,因此成为日本的小网红。

2016年3月从日本川崎市某小学毕业的山本同学,从一次参加班上“看谁能弹飞对方橡皮”的游戏,开始研究橡皮的种类和性能,进而爱上了研究其他各种文具。

从那时候开始,山本同学就把那些文具的特点,和使用过后的感受记录在一本白色的本子上,并配上插图,成为一本宝典图鉴。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从图鉴里的一枝原子笔到一块橡皮擦,每一样文具都由山本同学绘制、着色、解说。比如某支自动铅笔,山本同学说:“不必把铅笔芯按出来就可以写。虽然使用时会有少许钝感,但描绘细微之处时非常方便!”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不仅如此,他还将多种文具做比较:哪种笔更适合着色,哪一款涂改带使用比较顺畅,哪种文具多少钱……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这是日本小学“自由研究”的功课要求,也是山本同学本身的兴趣所在,再加上家人的鼓励,促使他根据168种文具,写下了100多页的说明图鉴,成为日本的“小网红”。

这就是自由研究的魔力所在: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对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最终给出大人都意想不到的出色研究。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开学第一课:

儿童版本的“学习研究报告”

 

可以说,“自由研究”完全是一份儿童版的“学习研究报告”。

孩子们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对象来研究,比如研究昆虫、各类植物、贝壳、海鱼,也可以研究云的形状、风向、温度等等。

在研究之前,要先做研究计划、问卷调查和资料搜集;在研究之后,要梳理数据,做成一份图文并茂的“学习研究报告。”

等到新学期开学,还要在班级里一个一个发表展示。这个展览的日文名叫“何でも努力展”,意思就是“干什么都努力”。

确实是名副其实。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特别优秀的课题作业,还会被贴到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或者参加整个地区的学校竞赛。甚至还有人将日本各地的中小学生“自由研究展”,视为日本未来诺贝尔奖候补者的展示会。

因此,每到暑假,孩子、家长和社会就会一起动员起来,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做调查、实践和报告,为开学时的展览做准备。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自由研究项目时,我发现他们研究选题之丰富、报告制作之精美,都让人大吃一惊。

有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生:以动画《口袋妖怪》里的角色为研究对象,把人物的骨骼一一绘出。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报告中有对每个动画人物的骨骼架构图解说。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还结合了物理因素,把绘图变成专业的科学研究报告。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有为了研究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妹妹,而在家里养了3000只蚊子的13岁田上大喜: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经过四年的研究,田上同学发现,原来是妹妹脚上的细菌比较多,才会容易被蚊子叮咬。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田上同学的研究得到了大学研究人员的好评,而这种从小就开始的科学活动,也让他找到了以后的科研目标。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还有用一次性筷子做成传统建筑的五年级男孩;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以及用牙签和麻绳做成“东京晴空塔”的学生;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用木头和空矿泉水瓶做成飞机的学生……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因为这些自由研究项目都是以兴趣为驱动所以孩子才可以坚持一个月甚至好几年,才能做出精彩的研究项目。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日本教育:暑假作业只用10分钟

自由研究要用最少一个月

 

对日本孩子来说,暑假的书本作业每天10分钟即可完成,重头是在自由研究上面。想要做好一份出色的报告出来,必须要有准备、调查、实践、数据化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

我们的特约专栏作者唐辛子,讲过自己孩子上二年级时,做过的下水道盖主题研究。孩子的研究方法直接而简单:

首先,从家里步行到超市,将在这5分钟路程里的下水道盖全数一遍,一共有21个下水道盖,并发现这21个下水道盖都“长”着一张“太阳的脸”

接下来,又去了另一条比较旧的住宅街道,发现那条街的下水道盖基本都是单调重复的花纹型,缺少设计。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为什么同样是下水道盖,会有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在说明什么呢?通过图书馆以及网络上找到的资料,孩子了解到了下面的情况:

1、从家到超市的这段路,修建于80年代。因为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太阳之塔”是这个博览会的标志,所以这以后出现的下水道盖子,都长着一张“太阳的脸”;

2、旧街道的下水道盖之所以单调,是因为很早以前日本对于水道盖没有设计,那个时候日本远没有现在富有。等到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飞跃,才开始注重下水道盖的设计——人们生活得好了,讲究住漂亮的房子,穿漂亮的衣服,甚至就连下水道盖也有了设计,跟着漂亮起来了。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从对下水道盖的观察,以孩子目前的能力,虽然只能了解到很简单的二点,但从这小小的二点中,却延伸出她的新兴趣:

世界博览会几年举办一次?都有些什么内容?这种由小及大,一环套一环的延伸学习法,一旦孩子真正掌握,将一辈子受益匪浅。

这种学习活动,正体现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

日本中小学生的暑期自由研究,起源于100多年前的“大正自由教育运动”,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设立学生自由研究时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暑期自由研究也在日本得到了普遍推广。

一般研究的都是昆虫的种类和生长、花草的形态和生长等简单的主题,到了近几年,暑期自由研究的课题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几大领域:

自由研究的领域分为:①科学和理科实验、②图画和艺术创作、③观察植物和昆虫等、④社会科学方面的调查、⑤其它。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这种贯穿课内外的科学主题自由研究,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懂了日本基础教育的变化趋势,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日本每年都能拿至少一个诺贝尔奖了。

最后,想引用唐辛子说过的话:有一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于对孩子的教育。

从生活与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并由此引导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学习法,才是授孩子以“渔”。

日本的儿童教育学家将孩子十岁之前的这一时间段,称为“加速”时间段,父母们在这段时间内,注意在生活中和玩耍中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这样,孩子们才会随着成长在学习中展开翅膀,一鼓作气地“加速”、“离陆”、“飞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