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速射电暴说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辨力其实可以这样培养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
文 |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即使你不关心天文学,前段时间可能也被“发现外星人信号”的文章刷屏了。不少人将这则消息与小说《三体》联系起来,惊呼“不要回答”……
假如孩子看到这些消息问你,“妈妈,快速射电暴是不是外星人?外星人真的会来吗?”你该如何跟他解释呢?或许你对天文学并不了解,也并知道如何给孩子解释。这刚好是一个契机,让你和孩子一起探讨未知的科学现象。
一堂科学素养课
聪明父母这样上
首先,不要轻信任何二手信息,最好查找信息源。
仔细看你会发现,所有吸引眼球的报道引用的都是《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Fast Rdio Bursts,英文简称FRB,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快速射电暴”。在《自然》杂志的网站上,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摘要。整个摘要都没有提任何与外星人有关的字眼。
(《自然》网站杂志关于本次快速射电暴的文章)
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快速射电暴” 这个听起来神奇而又专业的自然现象,你可以从名字解释给他听。
第一个词是“快速”,它表示射电暴的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只有几个毫秒。人们形容时间很短经常会用到一个词,那就是“一眨眼”的时间。“眨眼”大概是0.3秒左右,而“快速射电暴”的时间是眨眼时间的百分之一,非常迅速。
第二个词是“射电”,也可以叫做无线电,是一种电磁波。我们打电话、连Wi-Fi、接蓝牙耳机,用到的都是无线电;
第三个词是“暴”,它表示出现了十分剧烈的能量释放,一次快速射电暴,能够在几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太阳一个世纪才能输出的能量。
(快速射电暴想像图)
举个例子, “快速射电暴”有点像在安静的自习室,突然传来短促而又大声的尖叫,而后自习室又迅速回归了平静。
一般的射电爆发通常是可预测的,是周期性重复的,比如脉冲星。但快速射电暴却完全不同,它瞬间出现,瞬间又消失不见,无法预知,研究起来也相当困难。我们只能通过射电望远镜,碰巧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方向上才能够探测到它们。
直到2007年,人类才发现了第一个快速射电暴,仅仅持续了5毫秒。直到现在,人们也只不过发现了60多次这样的爆发。在这60多次中,其中的大多数,也只是爆发一次就销声匿迹了。
今年的1月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加拿大氢强度绘图实验项目(CHIME)射电望远镜,就是下面图中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金属网,在2018年7月到8月之间,一口气就发现了13个位于遥远深空的快速射电暴.
其中的一个距离我们15亿光年的射电暴还能够反复出现。可以说,这次发现的快速射电暴不仅数量多,而且还特别方便日后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才会如此引人瞩目。
(造型奇特的CHIME射电望远镜)
其次,小心推理,带孩子聆听不同的声音,让他知道一个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证据分别是什么。比较分析后,让他得出自己心目中比较合理的答案。
“快速射电暴”到底和外星人有没有联系呢?这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
严谨的科学家更相信“快速射电暴”只是一类自然现象。它可能是快速旋转的黑洞和中子星合并时发出的信号,也可能源自某些特殊的超新星爆发,或者是带电旋转的黑洞引起的。但因为观测数据太少了,仅仅只有60多次,还无法确切解释背后的原因。
也有脑洞较大的科学家提出,外星文明可能掌握了使用脉冲辐射推动宇航器加速飞行的技术,我们探测到的“快速射电暴”就有可能是加速时所产生的能量。
这还真的不是空想,在一项由英国宇宙学家霍金领导的“突破摄星”计划中,科学家计划在地球上建立激光器列阵,用超强光束将邮票大小的星际探测器推进到光速的1/5,使得它们在20年内就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系——号称三体人故乡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
(“突破摄星”计划示意图)
至于朋友圈中最热闹的一句讨论——“不要问答!”你也可以跟孩子展开讨论。
在15亿光年外,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的信号还没有到那里就肯定已经衰减没了。即便是人类有这个能力,发送了信号,外星人收到消息出发侵略地球的话,也至少是30亿年以后了。那个时候,人类或许早已搬离地球在太空中生活了。
外星文明即便再发达,也不能突破物理定律带来的限制,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我们发出的电波、外星飞船的移动速度都只能等于或者小于光速。因此,这样一来,即便今天就与15亿光年的外星文明取得联系,人类与他们的下一次见面也至少是30亿年以后了。
所以,如果孩子问你 “快速射电暴到底是不是外星人?”,经过资料搜索,各种观点的对比分析,他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答案。
从小接触宇宙天文的孩子
想象力有多强大?
最近几年,天文学不断有新的发现,它的迅速发展与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密不可分。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他们就对天空充满遐想和好奇。上世纪80年代,一位父亲为了保护好孩子的天文梦,咬牙花了四个月的工资(700多人民币)为他买了一台准专业级的天文望远镜。
后来,这位少年虽然没有成为天文学家,却成为了闻名世界的企业家,他对天文的热爱也延续至今,对宇宙和未知永葆好奇心。这位少年,就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马化腾坦言,天文学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我喜欢天文,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当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让自己遇到挫折时能够稳定心态,想得更开。“
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从小就是天文迷,12岁时就编程设计了一个以太空为背景的“宇宙爆炸”游戏。四十岁时,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创建了4家价值数十亿的企业,这也得益于天文学的启蒙对综合跨领域学习能力的培养。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最前沿的科学,是探索宇宙、登陆火星、开发月球的必备基础。
欧美国家大多数儿童从孩童时代就在浓厚的天文学氛围中长大,据调查,超过半数的美国家庭拥有天空望远镜。许多美国少年甚至发现了科学家都没有发现的天体,这些天体还以他们的名字命了名。
欧美国家在天文科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不仅在科研实力上十分突出,科普工作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比如,由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发的WWTA天文科普教育平台,它能够通过软件模拟和多媒体展现,以互动的方式描绘数以百万计的天体。德国哥廷根大学拥有45位诺贝尔奖得主,它们的XLAB国际夏季科学营全部都是由世界知名科学家担任讲解的。
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的下属机构设置,有一个“教育事业部”,专门负责科普工作,其中就包括一个在国内就能参与报名的“美国亨茨维尔NASA航空航天科技营”。欧美国家对青少年天文学教育十分重视,并且还呈现越来越重视的倾向。
21世纪是人类走向太空的世纪,宇宙天文是孩子从小应该掌握的必备知识。想激发孩子对天文宇宙的兴趣,从小建立科学思辨精神。欢迎订阅少年商学院最新推出的音频课程《外星人X档案——给孩子的外星生命课》。
特别推荐
外星人x档案——《给孩子的宇宙科学课》
带领孩子漫步宇宙、寻找外星人
用最生动的故事化和跨学科的方式
让孩子提升科学思辨能力
爱上宇宙天文学
现订阅仅需99元
加入音频会员年卡可免费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