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 少年商学院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文 | 刘轩

哈佛心理学学者、《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

整理自他在少商国际教育公开课上的分享

学院君说:从挫折和失败中得到的收获,对孩子来说是一份难得的成长礼物。为人父母的职责之一,其实是允许孩子失败,鼓励他们在挫折面前尽力而为。

关于抗挫力的培养,全球顶尖名校和名企都对学生的这一品质重视有加——斯坦福新生教务长朱莉在十多年的跟踪和研究后,写出《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达克沃斯提出的Grit(坚毅力)的概念席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今年成立了EPIC(耐挫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并邀请少年商学院参与;Facebook首席运营官在《另一种选择》中重点谈的也是“复原力”……

以下文章,摘选自哈佛心理学博士候选人、《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台湾名人刘轩受邀在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公开课上的分享(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可以收听公开课音频回放)。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及另一个身份——著名作家刘墉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请多分享,或“留言”分享高见。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所有少年商学院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心理学家刘轩,非常荣幸可以和大家做分享交流。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孩子的抗挫力与自尊心的。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自尊教育”。

关于“抗挫力”,我先和大家介绍一下分享这个课题的背景。我在哈佛教育学院读的是以教育成长为中心的人类成长心理学。当时对我影响很深的教授是专门做心理研究的。后来我担任了“风险与韧性”课程的助教,探讨的是青少年在成长心理方面会碰到的风险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帮助他们去对抗风险,跟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类似。

同时,我家人也有相当多的经验。我母亲曾在纽约的圣约翰大学任职,她接触过数万的教学案例,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我的三阿姨,也有相当多的辅导经验,为了今天的课程,我还专门跟她们取了经。

要关注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整体环境

而不是仅仅区别yes or no

 

首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大家边看边思考:“练得一身肌肉就比较不容易生病吗?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有些朋友觉得不相关,生病与否可能和免疫系统有关,和肌肉可能没什么关系。但也有一些朋友会觉得经常运动的人体质好,理所当然就不会生病。其实,大家的看法都没错。

但如果你真的去做科学研究,把一个人身上的肌肉含量跟他在一年当中生病的次数来作对比的话,我相信一定会看到一个反比,即肌肉发达或者肌肉量越多,生病的次数相对较少。虽然它是一个反向的关系,但这是一个直接的关系吗?

或许不是,它背后有很多因素。可能因为你为了练肌肉,必须注意饮食,不能吃得太油腻,你的体质会因此有较好的抵抗力,不容易生病。

接下来我要分享教育界非常经典的一个实验–棉花糖实验。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在幼儿园进行了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实验,研究对象是4岁左右的儿童,他们找了几百位儿童进行实验。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研究者对儿童说:“我现在给你一颗很喜欢吃的棉花糖,我先出去一下,如果你能等我回来再吃,我会再给你一颗。如果你现在吃了,你就只有这一颗。”

结果发现,只有1/3的孩子能等15-20分钟左右,等研究者回来再吃。真正有意思的是,当他们多年之后再去做追踪,发现凡是当年等研究者回来的孩子,长大后普遍来说成绩和人缘比较好,比较有自信,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他们更容易完成各种人生的计划,甚至他们的身体里的体脂肪都比较低。

延迟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有很多心理学实验也发现,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小孩,未来的成就普遍来说比较高。这个单一的因素被无限地放大,很多教育界的人认为,我们就是要去训练孩子们延迟满足的能力。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但它真的是最关键的吗?

坦白说,这和第一个问题类似,一个人能否拥有成功、美满的人生,背后有非常多的因素。WalterMischel博士也认为,我们要看孩子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抵抗诱惑,不能只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抵抗诱惑。

他发现,能抵抗诱惑的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技巧帮助他们分心,例如给自己唱歌,或者安慰自己,跟自己说:“你再等一会就可以有更多糖果吃了。”

这可以延伸到“如何提升孩子抗挫力”的问题,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我要用一个系统,或一种方法来训练我的孩子,要有系统地让他遭受挫败,提升他的抗挫力。我不能说不好,但这只对于某些孩子有效,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孩子所处的整体环境。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三个真实的故事

避免我们因果倒置

人生充满了考验和挫折,那挫折会从哪里来呢?我和大家分享三个真实的案例,看看不同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第一个案例的主角是一个中学的男孩,他的家境相当好,从小身边就有保姆和司机,还专门请了家教,每天行程满满的。他每天能见到父母的时间很少,性格也比较内敛,喜欢自己去研究事情,相当地聪明,功课也不错。但可能是比较内向的缘故,在学校被一些同学排挤,虽不至于到被霸凌的程度,但最起码不算特别受欢迎的一个人。

一天,有个不太用功的学生,在考试时偷偷问他问题,虽然他不想去理会这个人,但是两个人都被老师抓到,两个人都被罚了。后来,学校把男孩的父母请到校长室,父母和学校沟通后解决了这件事情。

但父母对男孩非常不满,跟他说:“我们在外面那么辛苦,就只是希望你能够把自己照顾好,我们给你的资源都还不够吗?你为什么要去给自己捅这种娄子?”之后,这个男孩变得更内向了。

后来,他迷上了一款电动游戏,甚至会整天跷课,泡在网吧玩游戏。直到某天,他的老师跟家里联络说,这个孩子已经不来上学了,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第二个案例的主角是一个女孩,父母有知识水平非常高,很懂得栽培她。她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长得又漂亮,可谓前途无尽。但高中时,她谈恋爱了,追上她的男孩无论是长相、才华或功课都差她一大截。原本乖巧的女孩变了一个人,开始跟家人唱反调,软硬不吃。

第三个案例的主角是个小学生,他从小就有一个蛮明显的好动倾向,情绪比较冲动。他的父母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幼儿园,老师懂得怎么样跟他互动,知道怎么引导,给了他相当大的帮助。但上了小学之后,老师比较严格,这个孩子突然发觉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而且因为容易分心,做事情的速度非常慢。

有一天他妈妈也受不了了,就说:“你怎么就是个慢乌龟。”然后这个孩子说: “妈妈,你为什么叫我的外号和老师叫我的外号一样?”这时,妈妈才知道他的老师已经给了他这样一个绰号。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这三个案例说明,孩子的挫折点真的很难找,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挫折不只是一个点,往往是一条线,它是好几件事情连在一起所发生的,从而变成生活里的一整个“面”或者“体”,这或许才是孩子遇到的挫折。

举例来说,在第一个例子中,孩子的挫折点是什么?是不去上学?是电动游戏?还是那次被抓到的“作弊”?还是说他可能从小就缺少缺少父母所给他的一些真正的照顾,缺少一个能让他抒发情绪的环境。

再看第三个案例,孩子的挫折点是什么?或许我们说他有一个先天性的过动倾向,又碰到了一个经验比较不足的老师,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贴了一个标签,这样的标签一旦定下,可能非常难撕掉。

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挫折,它可能不是“因”,而是“果”。第二个案例,我想这个挫折可能是家长的。我们花了这么多心思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结果她竟然选择了这样的男生。

不要总是打击孩子

要尽量加强“保护因素”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风险与保护因素”的清单,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但不是绝对完整的,也不是按照某个顺序排列的。当我们谈到抗挫力时,必须观察整个体系,包括学校、家庭,还有孩子所处的各种环境,包括他自己的内心环境。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风险因素指的是,如果孩子在生活或是内心有了这些遭遇或想法,他未来碰到任何大改变或不好的遭遇时,他出错的可能性会比较高。保护因素指的是,如果有这些元素,当孩子碰到挫折或危机时,他能安全度过的可能性就比较高,甚至这个保护因素可以让一些风险因素不会生效。

我想强调,有很多因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例如某个内在的风险因素——孩子的体型异于正常,即天生特别胖或者特别瘦小,这会使孩子提早进入发育期。研究显示,这是个相当大的风险因素,这种心理层面的问题,不是家长能轻易改变的。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加强孩子的保护因素。例如,孩子和某个老师的交情特别好,某个老师特别喜欢他,身为父母,你可以和这个老师建立联系,让老师成为沟通的枢纽,当你无法跟孩子沟通时,起码有另一个人可以跟他沟通。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如果你发现有机会让孩子做一些社区服务,多让孩子去参与。根据我们的研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锻炼个性以及建立自信、自尊的方法。

特别提醒大家,如果你发现孩子已经有相当多的内在和外在风险,这时候家长再去打击他的自信心,可能会适得其反。你无法确定孩子的心理层面是怎么样的,他可能已经有点自信心不足,正处于不稳定的时期。

挫折有很多不同的面向,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有很多挫折从表面上看甚至不像挫折。例如,孩子转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这样的转变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何尝不是一个挫折点?

我们首先要知道的一点:改变才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所有挫折的开始,但“危机其实也可以是转机”。

我们需要“自尊教育”

六个方面建立孩子的“个性三角形”

那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呢?我们已经明确的是,它不是单一点的能力,而是一个整体,它可能是外在和内在一起造成的一个正向效果。我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情绪恢复力、抗挫力,应该全面地思考。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重视“个性三角形”是一种提升孩子抗挫力方式,“降低风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与“提升自尊”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解决途径。 关于“降低风险因素”,正如前面所说,并不是每个风险因素都能被降低,或者说需要被降低的。这时你可以去加强保护因素,这个保护因素可以尽量去培养。而在三角形中间,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提升自尊。

“自尊”这个词很有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觉得是自信,有人觉得是碰到挫折时坚强的自我意识,还有人觉得是当你上断头台时,还可以抬头挺胸地走上去,这也算是自尊。

我个人非常认同的自尊的定义源自一个“渴望”的定义,专门研究青少年自尊心理学者Donna Hicks博士说:“我们都有一种深切的人类本质的渴望,那就是被视为有价值的生命,我们都渴望被看见、被听见、在世界上受到认可、被理解。”这是自尊很妙的地方。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自尊也是双向的。因为当一个人是已经被看见、被听见、被公平对待、被认可、被理解时,他也更懂得这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自尊的权利。当你有这样一个认知和信念的时候,你也有高度的自尊。这样一个自尊的本质,即同理心。

自尊是人最基本的心理人权。在台湾这边有很多夜市,每次都会让你看到一个很痛心的景象,有些乞丐断手断脚地趴在地上,一直在那边磕头,说:“求求你,求求你们帮助我”,他基本上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没有尊严的位置上。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相对来说,我上次到东京的时候,在公园看到很多整齐帐篷,朋友告诉我:“这边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些流浪汉一点都不像流浪汉,他们把自己打理得很体面,尽量地去保有一丝身为人的自尊。

在不同的文化中,自尊的展现不同。“自尊”非常重要,在我们的“个性铁三角”里,有很多外在/内在的保护/风险因素,但最终能支撑人走出困境的是人的“自尊”。

他必须懂得如何来关爱自己、懂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必须要有这样的认知,也必须知道:每个人都是有价值,需要被肯定的。这种对“自尊”的认知可以支撑他的同理心,也可以帮助他去抵抗各种的挫折。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那“自尊”要怎么培养呢?我个人非常推荐,也希望未来我们社会里可以发展出一套“自尊教育”,在“自尊教育”里,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尊;也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应该被公平地看待。

自尊能让孩子懂得自重,也能因为自重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的决定;自尊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办法能够改变现状;自尊也能够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在自尊教育里面,我们尽量去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给予肯定,以性格优势为种子,去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重。一个懂得自尊的孩子,他会懂得为自己争取。他可能听完你的滔滔不绝之后,他会说“我可以说话了吗?”这不是跟你反抗,他还是听你说完了。

为什么顶级名校都热衷研究“抗挫力”,因为关乎正确的自尊教育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的自尊教育,或许某一天,当一个商人有机会能赚大钱,但他知道这么做会伤害到数万个无辜孩童的时候,他能够告诉自己,“无论这个钱是多少,我无法做这种亏心事,因为我有自尊,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尊,而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挫折不只是一个点,它不是单一的一件事情,而抗挫力也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力量,所以当我们要来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时候,我们要从多面向去培养,我们要降低风险因素,提升保护因素,更要培养孩子的自尊。

 

发表评论